隨著臺風“尼伯特”今天(7月8日)在臺灣登陸,未來幾天也將對上海造成影響,屆時帶來大風大雨。今天上海市防汛部門表示,上海緊急部署,相關部門做好防御上游太湖洪水以及臺風帶來的共同影響。不少在7月主汛期到來時,加班加點搶出的堤防工程將大大提升郊區(qū)防洪排澇能力。
上午,記者在金山大泖港上游秀州塘橋看到,從上游浙江來水就通過秀州塘,再下泄到黃浦江。這幾天秀州塘的水位開始上漲,但是可以注意到兩岸的防汛墻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成加高加固,加高近一米,能夠確保上游來水安全下泄。
據(jù)介紹,在7月主汛期來臨之際,施工隊加班加點完成了金山西部地區(qū)秀州塘、小泖港、六里塘等流域行洪通道的58公里長的防汛墻工程,可防御50年一遇的洪水標準,大幅提高金山西部地區(qū)防洪擋潮能力。工程惠及沿線金山朱涇、楓涇、廊下、呂巷以及松江泖港等5個鄉(xiāng)鎮(zhèn)。2013年“菲特”臺風造成地區(qū)歷史最高潮位,當時金山西部區(qū)域堤防出現(xiàn)滿溢。
上海市堤防處處長胡欣說,目前上游比往年平均水位增加了80厘米到1米,增加幅度非常大。金山西部地區(qū)是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區(qū)洪澇水下泄的地區(qū),所以它的防汛壓力一直是比較大的,2013年菲特臺風期間這里是一片泛濫。整個西部地區(qū)的河道堤防完工以后,既可以確保流域洪澇水的下泄,同時也確保金山西部地區(qū)防汛安全。老百姓可以安居樂業(yè)。
在閔行中春路橋前方,淀東泵閘工程正加緊建設。汛前結構通水的淀東泵閘,是上海地勢最低的青松水利控制片的主要排澇泵閘。盡管尚未竣工,但24米的水閘已在汛期發(fā)揮作用。
上海市堤防處處長胡欣介紹,他們把水閘工程提前建成,提前發(fā)揮效益,因為上游來水比較大,這個水閘是參與了青松片區(qū)緊急排澇的工作,每天排兩潮。另外應對太湖超標準洪水,幫助流域洪水外排黃浦江,為流域防洪做貢獻。
為確保今年安全度汛,虹口港泵閘也已在汛期投運,將大幅提高虹口地區(qū)的澇水外排能力。今年汛前投入試運行的西大盈泵閘和去年建成的洞涇泵閘、朱泖河泵站,新增每秒85立方米除澇外排能力,將有效提升青松大控制片的除澇能力。
上海市防汛辦表示,在太湖流域水位超警戒線后,水利、堤防等部門和各相關區(qū)縣通過精細化水閘調度方案,與上游水系交界的各郊區(qū)以及蘇州河就提前預降水位,確保后續(xù)泄洪能力,為本地降水騰出庫容。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