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藝程—龍美術館(重慶館)開館展》臻選出了130余件一百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作品,觀照其在歷史中的獨特作用、文化魅力和時代內涵,展示了中國藝術家百年來的實踐與探索,展品涵蓋了常玉、潘玉良、林風眠、羅中立、陳逸飛等多位重要藝術家的代表作。
本次展覽分為了西學東漸、藝術禮贊、十年過往、萬象更新、多元格局五個章節(jié)。
一、西學東漸(1911—1949)
辛亥革命前后,大批進步青年以振興中華民族和挽救民族文化為己任,遠涉重洋赴歐美日學習西畫。學成歸國后或創(chuàng)辦藝術院校、或任教藝術院校,培養(yǎng)學生,傳授技法,開啟中國繪畫從傳統(tǒng)邁向現(xiàn)代藝術之門。寫實主義、印象主義、表現(xiàn)主義,各種流派,一時間藝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雖然藝術家們的觀點大相徑庭,但都以自己的藝術實踐,展示各自的藝術思想、觀念及個人風采,閃耀在20世紀。
常玉《紅衣女子》 20世紀30-40年代 布面油畫
李鐵夫《遙望瀑布》 1930年代 布面油畫
遺憾的是,正在形成中的良好的藝術格局和藝術教育,被1937年的日軍侵略炮火擊碎,國民政府西遷,部分藝術家輾轉于黔、川、甘、青等西部地區(qū),尋找藝術發(fā)展新空間。更多的藝術家則直面現(xiàn)實,用筆和色彩的力量喚醒民眾。
二、藝術禮贊(1949—1966)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國家重心轉移至社會主義建設,再現(xiàn)革命歷史的主題創(chuàng)作仍然繼續(xù)。新中國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極大地鼓舞了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創(chuàng)作主題逐漸轉變?yōu)橹幐璎F(xiàn)實生活,歌頌涌現(xiàn)的新人新事物,反映轟轟烈烈的巨大變革和日新月異的建設成就。
《毛主席和農民談話》 古元 1951年 紙本水彩
此外,相較于一統(tǒng)天下的通俗寫實繪畫,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政策的指導下,早年留學歐美日的先驅者們也克服困難,進行了藝術風格的追求與藝術道路的探索。
《寶蓮燈》 林風眠 布面油畫
三、十年過往(1966—1976)
1966至1976這十年間,“文化大革命”運動給中國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在這個時期,也創(chuàng)造了異于其它各個時期的美術形象——“紅光亮”與“高大全”。
陳衍寧《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 1972年 布面油畫
當時,美術的特點之一,是對領袖人物的贊美與歌頌,領袖的形象遍及工廠、農村及各個公共場所,突顯于群眾之中;第二,則是對英雄主義的歌頌,突出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形象。這一時期的美術作品,作為特定時期的產物,其圖像已成為人們研究這段歷史的珍貴文獻資料。
四、萬象更新(改革開放后至整個80年代)
改革開放后,中國邁入歷史轉折的新時期。老一輩藝術家重拾畫筆,以愉悅的心情,飽滿的熱情,再次煥發(fā)出藝術創(chuàng)作的活力?!敖夥潘枷耄瑢嵤虑笫恰钡乃枷肼肪€解除了人民身上的束縛與枷鎖,喚醒了人們的主體意識,激活了人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
《春蠶》 羅中立 1980年 布面油畫
西方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影響,推動了各領域青年藝術群體登上歷史舞臺,大膽自由地去探索自己的藝術語言。藝術觀念和創(chuàng)作形式從文革封閉狀態(tài),步入開放的多元發(fā)展階段,各種流派競相綻放,“傷痕美術”、“鄉(xiāng)土現(xiàn)實主義”、“星星美展”、“85新潮”構成了80年代風起云涌的藝術圖卷。這一時期的藝術創(chuàng)作空前活躍,對藝術形式的探索,對藝術語言的純化,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
《兩個彝女》 龐茂琨 1988年 布面油畫
五、多元格局(90年代以后)
九十年代,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中國當代藝術在短暫的調整期后開始了多元格局的構建和社會學轉向。從“政治波普”到“玩世現(xiàn)實主義”,從“新繪畫”到“新表現(xiàn)”,從“后八九”到“后感性”,藝術家們從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出發(fā)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新時代語境中無限的可能性。對西方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論的學習與借鑒、對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溯源與探索、對現(xiàn)實生存環(huán)境與文化問題的關注與思考,這一切都推動著中國當代藝術實踐的視角轉換:從“形而上”到“形而下”,從抽象理論到具體問題,不斷重塑著藝術與現(xiàn)實的關系。
《血緣:大家庭系列》 張曉剛 1998 布面油畫
與此同時,官方藝術創(chuàng)作在堅持現(xiàn)實主義風格之外,也不斷調整著自身的形態(tài),在創(chuàng)作主題、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發(fā)展。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一大批反映主流思想的城市雕塑作品也彰顯著它們的時代內涵與藝術價值。進入新世紀以后,全球化語境的轉變和消費文化的盛行使中國當代藝術又呈現(xiàn)出一派新的面貌,在迎接國際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
《太湖石》 周春芽 2000年 布面油畫
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美術館,重慶館是龍美術館在國內設立的第三家展館,也是其首次將版圖擴張到了西南地區(qū)。創(chuàng)始人王薇表示,希望能借此讓更多的人欣賞到龍美術館所收藏的藝術珍品。
而不同于上海的兩大展館,這次的龍美術館重慶館設在了一棟商務樓中,館方表示,這樣的設計正是希望能讓藝術更好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龍美術館重慶館坐落于江北區(qū)嘉陵江畔,與周邊的重慶大劇院等共同構成了當?shù)匦碌奈幕臻g。場館占地面積約一萬二千平方米,共設有三個展廳。
據悉,本次重慶館開幕大展《百年藝程》繪畫藝術展將一直持續(xù)到8月底。
(編輯:余寒靜)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