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7時30分,甘肅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神舟十一號飛船載著少將銜宇航員景海鵬,上校銜宇航員陳冬,飛向茫茫太空,在393公里的近圓軌道,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開展總時長為33天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為2020年前后建立中國人自己的首座空間站邁出舉足輕重的關鍵一步。
神州今晨共“神舟”!
在近14億全球華人的矚目中,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后,將從事20余項航天高科技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實現(xiàn)三大主要目標: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為對象,驗證人員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技術;考核航天員中期駐留的綜合保障能力;從事航天器在軌維修和空間燃料加注的技術試驗。
中國航天發(fā)展戰(zhàn)略分為探月、北斗組網(wǎng)、高分專項、載人空間站共四大戰(zhàn)略任務。
中國航天邁著堅定且堅實的腳步,火箭、衛(wèi)星、飛船、空間站一個都不能少!不是巧合的巧合是,這四大戰(zhàn)略任務大致實現(xiàn)的時間節(jié)點,均在2020年前后。
踩在美俄兩個航天大國的肩膀上,運用21世紀最新的科學技術和精算測控能力,使用21世紀最新的空間設備和綜合制造能力。中國航天人今天所做的,與美蘇兩大國四十余年前所做的,表面看都在做同一件事,但內(nèi)在質量、國防軍事價值和軍民兩用技術經(jīng)濟價值,與當年的美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航天向著既定的戰(zhàn)略目標高起點穩(wěn)健前行,俄羅斯看了個真切,遂決定于我進行多層次的航天合作,業(yè)已開展的中俄20項航天合作可劃分為四個大類:航天動力和空間站管控,中國拜俄羅斯為師;航天電子和精密測控,俄羅斯則需向中國學藝。
美國對中國航天科技的一系列全新的整體性突破焦急上火,但依然對中國采取非理性的排斥與不合作態(tài)度。
美國航天局的工程師們對白宮和五角大樓官僚們的自大十分不滿,對美國一次次錯失與中國航天的交流合作機會很不以為然。美國航天局高官群中的清醒者,向白宮和五角大樓發(fā)出震聾發(fā)聵的警告是:
“真正可怕的,不是中國不斷突破的航天科技,而是中國有一支門類齊備、專業(yè)學科完整、結構合理的年青的航天隊伍!”
這支航天隊伍有多“可怕”?請看下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第一,中國6.7萬名航天工程師、科學家,平均年齡36周歲。33周歲以下的航天工程師占到全部人員的66%;第二,探月、北斗組網(wǎng)、高分專項、載人空間站等四大航天工程中,200余個分項目、分課目、分系統(tǒng)近千名總設計師、總建造師、總工藝師、總工程師,70后占比44%,80后占比31%,最年輕的分系統(tǒng)總設計師,今年才滿30周歲!
正是這支“可怕的隊伍”,架起了中國航天的世紀大梁!正是這支“可怕的隊伍”,奠定了中國航天事業(yè)后繼有人、代代接力的無限希望!
上校宇航員陳冬感言:“機遇來了躲都躲不過----我的人生的每一個重大節(jié)點,都與共和國大時代的脈動同頻共振。趕上這個時代,是我們這一代航天員的幸運!”可筆者想接著說,這何嘗不是全球近14億華人共同的時代幸運!
筆者還想說,這何止是我們的幸運! 是我們享受著先烈和前輩流血犧牲、努力奮斗的豐碩果實。今天的我們,“360+”行里所有的我們,惟有在先烈和前輩們開辟的前進道路上繼往開來,才能不辜負時代的幸運和為我們付出如此之多的先烈和前輩,才能讓我們的后代比我們這一代更加幸運!
預祝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實驗室交會對接后所進行的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圓滿成功!
為兩名中國宇航員平安歸來祈禱!
(特約撰稿人 魯寧 實習編輯:祝聞豪)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