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詞中的“元夜”,指是陰歷十五元宵節(jié),也叫燈節(jié)。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雪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她約我黃昏以后共述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月光與燈光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衣裳。
這是一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與今日不見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話,很有韻味。詞的上闋寫“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燈像白天一樣亮,不但是觀燈賞月的好時節(jié),也給戀愛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時機,在燈火闌珊處秘密相會?!霸碌搅翌^,人約黃昏后”二句言有盡而意無窮,柔情密意溢于言表。下闋寫“今年元夜”的情景?!霸屡c燈依舊”,雖然只寫月與燈,實際上應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說鬧市佳節(jié)良宵與去年一樣,景物依舊。下一句“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一個“濕”字,將物是人非,舊情難續(xù)的感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雖然是元夜觀燈,卻引發(fā)了詞人傷感和回憶。觸景生情,物是人非,舊情難忘的惆悵頓時涌上心頭。全詞構思巧妙,意味雋永,形象生動,又適于記誦,因此流傳很廣。
那么元宵節(jié),為什么會寫下這首詞呢?元宵節(jié),實際上是中國古人的情人節(jié)。元宵,又叫元夕、元夜,指的是農(nóng)歷正月十五夜晚。元宵節(jié)是我國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自唐代以來,民間便有了元宵觀燈鬧夜的習俗,每年的正月十五夜都會大放燈火,而且要連續(xù)三夜。到了宋太祖開寶年間,元宵又增加了兩夜,叫做“五夜元宵”,場面就更是熱鬧了。入夜時分,大街小巷都是萬燈齊明,游人如織,熱鬧非凡。正因為如此,元宵夜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好機會,成為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一個浪漫的節(jié)日。在封建傳統(tǒng)社會,年輕女孩是不允許隨便外出自由活動的,但是,元宵節(jié)賞花燈是可以結(jié)伴出來游玩的,這正好給了她們一個認識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順便為自己物色心儀的人,情侶們也可以借此機會約會了。
也有人認為,這首詞是歐陽修為懷念第二任妻子楊氏所寫,楊氏在嫁給歐陽修一年后病逝,在病逝前,他們或許一起去賞過花燈。去年妻子還在,今年元夜時,妻子已經(jīng)不在人世,所以歐陽修才會動情到放聲大哭,以致“淚濕春衫袖”吧。
歐陽修,我們都很熟悉了,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在詩詞上面的造詣頗高,這首《生查子·元夕》幾乎成了千古絕唱,特別是那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經(jīng)常被現(xiàn)代人所引用,出現(xiàn)在很多文人墨客的文章之中。
編輯: | 陳茜 |
責編: | 李珉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