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記憶,在心底珍藏,于寒夜里散發(fā)溫度。
總有一些故事,被鄭重記住,于疲憊中予人力量。
這樣的瞬間,構(gòu)成了每一天、每一年。
我們的責任,就是記錄這些瞬間,傳遞前行的力量。
2018年的最后十天,每天分享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暖心2018》,看看新聞溫暖上線。
“明天就要做手術(shù)了,一共有三個心愿。”
“第一個是,想讓爸爸快點好起來。”
“第二個是,想讓爸爸快點好起來。”
“第三個是,想讓爸爸快點好起來?!?br/>
14歲的女孩,正是最愛美的年紀,但生活在湖北武漢的女孩陳羽楊,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極速增肥12斤,她要把自己吃成一個“胖女孩”。
“以前很在意體重,重一點點都不開心,要減下去?!庇饤畹男θ莺苊溃笱劬芮宄?。
羽楊生活的轉(zhuǎn)變,從她在家中翻出爸爸病歷單的那一刻開始。
病歷顯示,爸爸患上了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急性髓系白血?。T诮邮芰藥状位熀?,病情持續(xù)惡化,醫(yī)生告訴羽楊和媽媽,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最后的希望。
檢查下來,羽楊和父親的配型點數(shù)是最高的。
“很開心,我可以救我爸爸了?!?br/>
但是,有一個問題:羽楊太瘦了。
考慮到對供者身體的最小傷害和造血干細胞的采集量,醫(yī)生給出了100斤的體重指標。這意味著,她要在短時間內(nèi)增肥12斤。
長胖,成了羽楊的頭號任務。
“我們楊楊,以前吃飯跟貓一樣,就吃一點點?,F(xiàn)在拼命吃,她說‘我要救爸爸’?!?br/>
即使不想吃也努力往下塞,有時甚至會塞得流眼淚。陳羽楊說,以前每天稱體重,現(xiàn)在也是。不同的是,以前瘦了就很開心;而現(xiàn)在數(shù)字變小了就難過,這意味著要延遲給爸爸做手術(shù)的時間了。
35萬的移植費用,對于這個已經(jīng)背負了40萬債務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但母親楊紅艷沒有猶豫。她要拿全部的身家,賭那40%的成功率,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
手術(shù)前,媽媽陪羽楊來到醫(yī)院抽血檢驗。
醫(yī)生說,由于羽楊的手臂血管過細,導管將要從大腿處進入,而這將增加陳羽楊的痛苦。羽楊卻說:“不存在怕,沒有什么好怕的,早點做完手術(shù),爸爸就能早點好?!?/p>
手術(shù)進行得很成功。
但是,羽楊的爸爸,還是去世了。與病魔的抗爭,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羽楊說,她已經(jīng)做了她能做的一切。
這是真實的人生,拼盡全力也不一定會有美滿結(jié)局,但卻能夠讓自己了無遺憾。
羽楊說,希望爸爸在天堂沒有病痛。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盧梅 實習記者:陳熙 實習編輯:李珂)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