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24日,上海解放還不到兩個月,午后天氣突然轉陰,一個強臺風即將來襲。
而當時只有24日的《新民報》晚刊刊登了一則并不明顯的臺風警報。由于缺乏警惕和防范,臺風登陸后,河水蔓延至市區(qū)的大街小巷,上海的街道成為了“河道”。高橋海塘被沖破決口20余處,海浪吞噬著不及逃避的百姓,房屋坍塌,災民達16萬余人。
市政府連夜召開緊急會議,組織搶險救援工作。修復工程以“以工代賑”的形式,在搶修海塘的同時積極救濟災民。
經過幾個月的忙碌,高橋海塘趕在中秋潮汛前夕重建完成。雖然臺風災害消弭,但市政府內反省、改正、追責的工作遠沒有結束。這次臺風,氣象學家竺可楨已經預測到了,所以陳毅事后對于這次事件非常后悔,說以后一定要加強天氣預報。
為了避免悲劇重演,軍管會通令報館及電臺可根據氣象臺報告發(fā)布信息。自此以后,上海的臺風預報工作漸漸走上正軌。
(來源:《上海解放一年間》節(jié)目組 編輯:小真)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