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軍迷們從電視畫面上看到,東部戰(zhàn)區(qū)遏制“臺獨”的主戰(zhàn)部隊----駐福建的第31集團軍防空旅,其原先配置的紅旗-16A中程防空導彈,已被精度更高、反應速度更快,射程近乎翻倍的紅旗-16B防空導彈所取代。
由于《簡時防務》的迅速跟進報道,令國內媒體對紅旗-16B導彈的報道,一不小心跌入了“技術指標主義”的陷阱。其實,電視報道的“含金量”不在于紅旗——16B的性能超越了紅旗-16A,而在于這則報道標題所用的“精密掌控、精準攔截、精確攻防”背后值得梳理和思考的豐富信息:
眼下,解放軍陸軍集團軍均配置有軍屬防空旅,其作戰(zhàn)保障任務是,為戰(zhàn)前開進中的、野戰(zhàn)集結中的和戰(zhàn)斗行進中的集團軍各部隊,尤其是集團軍裝甲和炮兵集群,提供中近程“野戰(zhàn)防空”。
新世紀初,陸軍防空旅的主要裝備仍以各型高炮為主,防空導彈只起點輟作用?,F如今,陸軍近程防空導彈采用紅旗-7和紅旗-7改、道爾-M1/M2,以及95式彈炮結合近防系統(tǒng)。中程防空導彈采用紅旗-16A/B和紅旗-12。
與此同時。米波搜索雷達、三坐標搜索雷達和有源相控陣搜索雷達、道爾-M1/2專用雷達,成為陸軍防空旅的標準配置。
從不同防空導彈搜索雷達的起源分析,紅旗-7搜索雷達的技術起源是響尾蛇發(fā)射系統(tǒng),紅旗-16搜索雷達的技術起源是俄制“山毛櫸”和“施基利”發(fā)射系統(tǒng),道爾-M1自成一體。95式彈炮結合近防系統(tǒng)的搜索雷達也自成一體。就防空旅而言,如果要形成一張高效的防空對抗火力網,四款技術起源存有差異的搜索雷達信息,必須在戰(zhàn)時形成互相兼融的指揮鏈路,以實現體系式防空作戰(zhàn),使各型防空導彈的單獨作戰(zhàn)和協同作戰(zhàn)能力同時達到最大化。此外,防空旅的米波雷達(搜索隱身目標)也得與四款導彈的搜索雷達實現目標信息共享,一并接入指揮鏈路。
這樣的高技術要求,對大國陸軍的“野戰(zhàn)防空”皆構成挑戰(zhàn),從現有公開信息作判斷,俄羅斯陸軍已不及我們,美軍陸軍則稍強于我們。
第31集團軍防空旅近期舉行的“三精”演練,發(fā)射紅旗-16B防空導彈只是演訓之“配角”,演訓的“主角”是指揮鏈路在模擬戰(zhàn)場環(huán)境下,是否真能做到“一腦通”。從為電視畫面所配的解說詞作分析,“一腦通”的效果令人滿意。
這樣的技術進步是整個防空體系之進步,而紅旗-16B的射程比紅旗-16A近乎翻倍,最多只能算作“小進步”。
戰(zhàn)區(qū)之內,陸軍與空軍之間的防空協同作戰(zhàn),指揮鏈路的合成難度無疑更大。進入新世紀后,解放軍的應對“土辦法”是,在參演的戰(zhàn)區(qū)陸軍和空軍中互派“作戰(zhàn)參謀”協調作戰(zhàn)。今年以來,隨著新型跨軍兵種信息整合指揮鏈路的投入使用,戰(zhàn)區(qū)防空反導演習軍種之間所采用的“土辦法”已經取消,這無疑是解放軍防空作戰(zhàn)指揮體系分量更重的“大進步”。
信息強軍涉及方方面面,在人們的渾然不覺中,解放軍正邁著穩(wěn)健而自信的步伐分頭、分塊追趕并力爭超越我們的潛在對手。
(特約撰稿人:魯寧 編輯:施荔)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