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長江口二號”古船在長江入??诘臏啙岷K斜怀晒Υ驌瞥鏊?,并遷移至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安家。時隔一年,古船“新家”有哪些變化?出水文物如何保護?2023年11月20日,記者再次探訪“長江口二號”古船的考古文保基地。
位于楊浦濱江的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長江口二號”古船已被“裝”進了保護艙。走進保護艙,“長江口二號”古船的埋藏狀態(tài)清晰可見,整個船體呈傾斜姿態(tài),大部分船體結構被埋藏在泥面之下,隔艙板、主桅桿等部分結構裸露在外。由于古船的木結構、鐵器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受到腐蝕,出水后的首要工作就是古船的保護和監(jiān)測。
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研究館員周浩向記者介紹,保護艙內里大有乾坤。它宛如一個精密的空調,可以有效、精準地將控制艙內溫濕度?!跋奶煲话憧刂圃?2-25度之間,冬天溫度和濕度一般會比較低,這樣它更有利于文物的保護和保存。”
保護艙內特別設計了全自動、智能化的噴淋裝置,通過定時噴水,對船體進行全覆蓋的保濕。“基本上每1-2小時就要噴淋一次,噴灑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霧狀的,一種是滴水狀的,對不同的文物的表面,由于保水方式不一樣,能起到不同的保水的目的?!敝芎普f。
此外,在古船周圍配備了土體溫濕度監(jiān)測儀、空氣污染物監(jiān)測儀等設備,實時監(jiān)測土壤內水分含量、空氣污染物數值等數據,上傳到環(huán)境監(jiān)控平臺。根據數據,文保工作人員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對古船和土壤的保護,以及微生物的監(jiān)控和防治,為后續(xù)的保護和考古方案給提供技術支撐。
周浩介紹:“因為古船出水以后,空氣當中的菌類非常多,我們對它實時監(jiān)控和防治,一旦發(fā)現問題立即進行消殺處理,這是我們比較重要的一個手段。”
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楊表示:“我們通過文保的分析,實際上也是對埋藏環(huán)境進行分析,比如說金屬在淡水的環(huán)境和含鹽的環(huán)境里反應是不一樣的。保護是一個必要的前提,也與今后的考古研究有互補的作用。”
在保護艙的外面,正在建設一座覆蓋整個古船沉箱的考古大棚,大棚總建筑面積預計達到3670平方米,為后續(xù)考古挖掘和文保提供理想環(huán)境。
周浩表示:“整個考古大棚的功能不僅僅是一個棚的概念,實際上它是一個綜合化的現場挖掘、保護和處理的場所。比如說有專門的文物保護處理,有一些應急的處理室,還有一些化學實驗室做現場分析,我們在挖掘時碰到任何問題可以在現場進行解決。還有一些清洗池,有些文物挖掘出來以后,要進行必要的清洗,我們都會在考古大棚內完成。”
考古大棚建成后,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及多家高校、機構將全面投入到“長江口二號”古船的考古發(fā)掘工作。
翟楊表示:“未來我們想對古船的船型做進一步確認。通過船貨的發(fā)掘、來源產地的科技研究,復原航行和貿易路線,對‘長江口二號’古船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研究,這是今后的工作重點?!?/p>
上海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教授、中國考古學會水下考古專委會副主任丁見祥介紹到:“我們有上海市海洋考古與文化遺產、價值闡釋及傳播的重點創(chuàng)新團隊,在2022年還成立了上海大學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這一重要的科研平臺,學校會調集很多資源聚集到海洋考古領域,未來將對長江口二號古船的保護研究工作展開更多探索?!?/p>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玨 攝像:劉寬漾 編審:王琳琳 邢維)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