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陶瓷入夢青銅,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今天的人們驚嘆于古陶瓷之美,可曾想到,古人也在崇尚復古美學。
這是一件鈞窯瓷器,卻仿佛來自遙遠的青銅時代,它又美又颯,身披扉棱,酷似商代晚期的青銅酒器——鳥父癸尊,周身籠罩著一層藍色乳光,神秘高潔宛如月色,這種極美的釉色被稱為“月白釉”。
“瓷器是火的藝術,燒造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偶然。”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陳克倫介紹,鈞窯較多的是玫瑰紫,月白釉卻比較少?!案G變釉原理與釉的化學成分及燒造工藝相關,鐵會變成綠色或藍色,銅則會呈現紅色。然而特意燒這種月白釉是非常困難的,只能是偶爾為之?!?/p>
傳統(tǒng) “五大名窯”中,鈞窯以“釉具五色,艷麗絕倫”而著稱。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之靈動。
鈞瓷之美,美在窯變。一窯燒造,萬千偶然。鈞窯多為宮廷御用陳設器,因此傳世極少,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的說法。而出戟尊又是其中最為罕見的。
此件出戟尊仿商周青銅器大口尊的造型,喇叭口、圓腹、撇足,在其頸部、腹部及足部各有四組長方形出戟,仿青銅器扉棱的造型。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青銅器中的尊就常有這種扉棱。
仿青銅器造型瓷器的流行,與當時仿古風氣相關。文人心存“回向三代”的復古之志,同時又盛行疑古、疑經之風,宋人將目光從紙本文獻轉向古代金石器物,追尋比文獻記錄更真實的禮制原型。
當時的古人使用各種器物和材質制作成三代青銅器的造型。除了鈞窯、官窯、哥窯等古代瓷器,玉器也有許多這樣的仿古造型。而這種復古風潮正是迎合了當時文人對三代歷史的向往而出現的一種新的現象。
出戟尊的底部刻有數目字“五”。傳世鈞瓷底部多刻有“一”到“十”不同的數目字,神秘的記號,是規(guī)格、尺寸還是顏色,意義歷來有不同的解釋。
上海博物館對這類鈞窯的標本進行了熱釋光鑒定等科學的檢測,證明其年代不是北宋,而應該是十五世紀的器物。盡管如此,陳克倫表示,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還是保持著它原來該有的至高地位。
從泥火中誕生的瓷器,集天地之靈秀,發(fā)展至宋元明清日臻化境。五大名窯,各擅勝場。鈞瓷,在神奇的窯變中涅槃,渲染出至美意境,成就這舉世無雙的天機妙作。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琳琳 編輯:夏定偉)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