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澤會”之后,烏克蘭人和歐洲人都松了一口氣,至少這一次,雙方沒有“打起來”。
有了6個月前被趕走的教訓,澤連斯基明顯“進步”了很多,先是穿上了西裝。而且牢記要感恩,開場10秒鐘,就說了4次謝謝。特朗普也算給面子,沒懟人,還表現得挺親切。
雖然表面上氣氛尚可,但就實質而言,不少關鍵問題懸而未決。首先當然是領土問題。
記者問澤連斯基,“你是準備繼續(xù)讓烏克蘭士兵送死,再打幾年仗,還是同意重新劃定邊界?” 澤連斯基回答說,“我們必須要結束這場戰(zhàn)爭,阻止俄羅斯,我們需要美歐伙伴的支持,我們將竭盡全力。我們已經證明是堅強的人民,我們支持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倡議。通過外交途徑結束戰(zhàn)爭,我們準備好參加美俄烏三方會談?!?/p>
記者的問題,直指沖突的核心矛盾,到底會不會“割地求和”?
澤連斯基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強調“必須結束戰(zhàn)爭”、“阻止俄羅斯”,同時將解決問題的關鍵與 “美歐的支持”進行綁定。這樣迂回的表述,其實反映了澤連斯基異常艱難的處境:如果同意割地,那他就是民族的罪人。但他又不敢直接拒絕,怕惹惱了特朗普,從失去重要的外部支持。所以,在特朗普面前,他不敢說一句重話,而是繞來繞去展現靈活性,傳遞“烏克蘭愿意配合外交努力”的信號,以避免被視為 “拒絕和平” 的一方。
第二個關鍵問題,就是所謂的"安全保障"。會晤前兩天,美國中東特使維特科夫透露說,美歐可能愿意向烏克蘭提供類似北約第五條的安全保障。
記者問特朗普,“你是否愿意承諾提供包括美軍駐防在內的類似北約的軍事保護,以促成今天與澤連斯基總統(tǒng)達成的協(xié)議?”特朗普回答說,“我不確定是否該這樣定義,但“類似北約的保護”,我們現在就有歐洲最重要的人物,在另一個房間等候,他們都強烈希望提供保護,我們會協(xié)助他們?!?/p>
不得不說,特朗普的回應非常精明,典型的“模糊策略”,先是說“不確定是否該這樣定義”, 避免把美國和具體的軍事義務做綁定。然后,又把主要責任引向歐洲,意思是歐洲為主,美國為輔。但他也不完全否認,為后續(xù)操作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在“特澤會”之前,有分析說,俄羅斯同意美歐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是重大的妥協(xié)。大家不妨再琢磨一下特朗普的表述,現在都答應得“扭扭捏捏”,更別提到時候會怎么做了。我個人覺得,所謂的“安全保障”,就是“水中月鏡中花”。普京之所以同意,是因為知道這種虛幻的安全承諾,并沒有用,所以他愿意(普京)松口,用較小的成本去鞏固戰(zhàn)場成果。
第三個關鍵問題:先停火還是先和平協(xié)議?對此,特朗普沒繞圈子,直接給了答案。他表示:“我認為不需要先?;穑纯次医衲杲鉀Q的六場沖突,它們都處于交戰(zhàn)狀態(tài),我不搞?;?,我們可以在繼續(xù)戰(zhàn)斗的同時,推進和平協(xié)議?!?/p>
先?;疬€是先和平協(xié)議,是美歐之間存在的重大分歧。歐方主張先?;?,特朗普原本也同意的,但阿拉斯加會晤之后,他的想法變成了“一步到位達成全面和平協(xié)議”。歐洲本想借這次會談,改變特朗普的想法,但顯然沒有成功。
在特朗普的眼里,?;鹂峙虏皇鞘裁春貌呗裕瑫寷_突方獲得喘息空間,反而阻礙協(xié)議達成。由此可見,特朗普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強硬邏輯,用高壓逼著兩邊趕緊把協(xié)議簽了,越快越好。而不停火,對誰的壓力更大呢?答案也顯而易見。
不得不說,從這三個問題來看,特朗普算盤打得很精:領土問題、安全保障問題、?;疬€是先簽協(xié)議,他全部按自己的思路來。如果最后談成了,那是他的功勞,而所有的麻煩事兒,他都把皮球踢了出去。
最后再來說說其他七位歐洲領導人。歐洲國家通常不會采取迅速且一致的行動,布魯塞爾的“官僚”也人盡皆知。所以,這次浩浩蕩蕩來美國,確實是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時刻,歐洲領導人想展示力量和團結,告訴特朗普歐洲有一致的立場,歐洲需要“上桌”, 其利益不能被排除在外。
但很可惜,“歐洲天團”沒法太強硬,畢竟在很多方面還是仰仗美國。
歐洲領導人被安排在了會晤的第二場,也就是澤連斯基和特朗普的“單聊”之后。明眼人應該一看就懂:單獨談話更容易“一對一施壓”,其他人想“干擾”或者是“說情”,沒門。“單聊”之后,再召集歐洲國家“交個底、通個氣”就行了。
因此,歐洲領導人的訴求,也基本沒被采納。馬克龍認為需要一次四邊會議,但特朗普最后宣布的還是三方會談。默茨表示,應該先?;?,結果被特朗普一句話彈了回去。馮德萊恩說,要帶每個(烏克蘭)孩子回家,特朗普就答非所問,說起了美歐貿易協(xié)議。說白了,歐洲想“上桌”,但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
會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做了一個總結:“每個人都很開心”。
其他人不知道,特朗普當然是開心的!澤連斯基西裝一穿、滿口謝謝,支持“和平倡議”, 非常地“聽話”。歐洲領導人浩浩蕩蕩前來,凸顯了美國的重要,結果話也插不上幾句。只有特朗普,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承諾是沒有的,責任也是撇清的,但他離諾貝爾和平獎似乎又近了一步呢。
后續(xù)如何發(fā)展,我們還是持續(xù)關注,我是一葉,大家怎么看,也歡迎在評論區(qū)給我留言。
編輯: | 樓崇星 |
美術編輯: | 金禮緯 |
責編: | 王勇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