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派文化發(fā)祥地、先進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近年來虹口區(qū)著力于對海派文化名人的挖掘與研究。6月26日,虹口區(qū)地方志成果進校園活動在朱屺瞻藝術館舉行,結合正在舉辦的紀念陸澹安誕辰130周年文獻展,讓海派文化在莘莘學子中傳承與光大。
下午,以"何以虹口--2024年虹口區(qū)地方志成果進校園"活動在朱屺瞻藝術館正式啟動。活動現(xiàn)場,來自各校的師生代表們參觀了正在舉辦的紀念陸澹安誕辰130周年文獻展。
出生于1894年的陸澹安是一位通才,他對經(jīng)史、金石碑版、目錄校儺及書畫文物乃至戲曲彈詞、古典小說等都有著相當造詣,在書法、篆刻領域也占有一席之地。虹口是陸澹安生前最后居住的地方。1947年至1980年,陸澹安居于溧陽路,他的家宅既是自己做學問的地方,也是舊雨新知的往來交流平臺。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表示,這樣的展覽有助于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了解更多與虹口相關的海派名人,以及當年他們在文學、藝術、學術等各個領域的建樹,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來繼承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
虹口是"海派文化發(fā)祥地、先進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近年來虹口區(qū)在海派文化的傳承與光大,以及對海派文化名人的挖掘與研究上不斷探索,成果累累。
活動現(xiàn)場,《海上文人陸澹安》、《江灣》,以及"愛上北外灘·睜眼看世界"叢書等一批虹口地方志研究成果被送到各中小學校。專家教授還為大家講述了海派文化名人的獨有氣質,詮釋了虹口"文化三地"的歷史內涵,進一步增進了師生們對虹口區(qū)情歷史的了解,幫助年輕一代賡續(xù)好虹口"文化三地"基因,傳承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虹口區(qū)教育局副局長李琰表示,虹口教育是首批大思政課重點實驗區(qū),地方志成果進校園,既要把精神形態(tài)的故事史料能夠進校園,也要把物質形態(tài)的舊場館、舊跡能夠進校園。去年虹口率先是走進課堂, 今年將繼續(xù)走進場館。
編輯: | 湯銘 |
責編: | 李吟濤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