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上海與云南的對口商務扶貧工作,在上海市商務委牽頭下成立的商務扶貧聯盟,對云南洱源縣滯銷大蒜展開對口幫扶。目前,30噸云南滯銷蒜已經運抵滬上銷售。盡管云南蒜賣相不是很好,但蒜味重,價格低,不少上海的馬大嫂紛紛幫忙購買,彰顯了滬滇兩地長久以來結下的深情厚誼。
這幾天,30噸來自云南洱源縣的滯銷紫皮大蒜陸續(xù)運抵上海市場。這些大蒜由上海商務扶貧聯盟各成員單位提前下單,以每斤一塊七,高于市場的價格向蒜農收購,保證云南當地的種蒜貧困農戶不虧本。
上海農產品批發(f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仁榮介紹:接下來我們通過各個渠道進行往下分銷,像我們永輝的超市、強豐的智慧微菜場、還有大潤發(fā)的一些超市,我們都會往下走,我們上農批會提供一些服務,比如市場周轉的冷庫。
由于這批新蒜水分足,冷庫一天的租金超過500元,如果一周內不銷售完,不但容易長芽變質,也增加了庫存壓力,加大了成本。目前,第一批紫皮蒜已經分銷到各大標準化菜場的上農鮮品旗下品牌專柜,以每斤2元的成本價銷售。不少馬大嫂看到是云南的滯銷大蒜,紛紛慷慨解囊。
今天一早,愛心紫皮蒜在社區(qū)的智慧生鮮零售店、兆基市場淘菜貓智慧零售扶貧專柜、微菜場、大潤發(fā)超市也設立愛心專柜正式開售。由于物美價廉,受到不少市民的親睞。這也是云南紫皮蒜首次在零售渠道進行推廣。
為幫助云南打通其他高原生態(tài)菜的來滬銷路,幫助當地的貧困戶實現"造血式"扶貧。今天,上海商務扶貧聯盟正式揭牌成立,在助力當地銷售積壓蒜的同時,也幫助他們實現產業(yè)升級。
上海商務扶貧聯盟負責人王華表示:確實酒香也要怕巷子深。要以這次引入云南紫皮蒜為契機,把更多的高原生態(tài)菜,利用科學生產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種養(yǎng)標準化,提升產業(yè)能力,幫助農戶制訂從田頭到包裝到采購、運輸、銷售一系列的標準,讓更多優(yōu)質、綠色的高原菜能夠走進上海市民的餐桌。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梁蔚浩 陳俊杰 編輯:曾小真)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