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通報昨日新增一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在流調的黃金24小時里,看看新聞Knews記者跟隨長寧疾控的工作人員,記錄下對密接人員的流調和排摸過程。
晚上六點,長寧區(qū)疾控中心里,這場與時間的賽跑已經過去了9個小時。突發(fā)事件處置會還在繼續(xù)。早上9點,外區(qū)的協(xié)查單陸續(xù)進來,一例處在7天社區(qū)自主健康監(jiān)測期內的病例,核酸檢測結果呈異常,轄區(qū)內相關人員和環(huán)境的篩查隨即展開,第一步,就是電話流調。
微生物檢驗科的呼杰,前來增援。疫情以來,應對突發(fā)事件,疾控中心不分科室,個個都是全能選手。晚上六點半,質量管理科和綜合業(yè)務科同時進行著兩例相關密接的電話流調。
“您好,我這邊是長寧疾控,這邊要進行一個流調?!?/p>
“我想問一下你今天下午大概幾點多去的?!?/p>
是否判定為密接,流調的信息準確性,非常關鍵。沒想到,這兩例的流調工作,一開始就碰到了阻力。
“我兩點鐘就離開了 就回去了,我就覺得很奇怪,你不能一刀切。”
呼杰的流調對象,自稱出入時間與相關病例不重合,疾控老兵趙文穗提醒呼杰,不可僅聽一面之詞:“你跟他好好講,一個是給我們一些依據(jù),我們盡量幫你排除,你也跟他講,我們公安也是會排軌跡?!?/p>
薛慈玲這邊的流調對象,情緒激動:“我真是吃不準你們在搞什么,我算的配合了,今天下午叫我原地不要動,我從一點半站到現(xiàn)在?!?/p>
薛慈玲一邊安撫,一邊和她一一確認行動軌跡:“你坐在自己家車子上肯定不帶口罩的咯?吃飯這件事很重要的,你在什么地方吃飯。”
流調中,相關人員所到之處是否為密閉空間,是否全程配戴口罩,尤為關鍵。為了盡可能真實還原所有行動軌跡,盡量減少錯誤信息,一個流調電話往往要打上一個多小時。
晚上七點半,根據(jù)流調提供的線索,流調小分隊出發(fā),對一例密接所涉及的場所,作進一步的軌跡排查和現(xiàn)場排摸。呼杰再次領命出發(fā)。通過查閱公共視頻,一位與密接同處電梯但沒有佩戴口罩的人員引起呼杰的注意。流調人員對當天密接接觸過的相關人員做了全員核酸檢測采樣,同時通知相關部門對次密接人員實施轉運。
晚上十點半,結束了軌跡排查的流調小分隊,趕回疾控中心,等待下一次出發(fā)??茖W精準,多一個不要,少一個不行,堅守在流調一線的疾控人,不舍晝夜,守護著城市的安全。長寧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主任 趙文穗說:“我們在處置的過程中,手勢要嚴,在防控的過程中做到細而又細,實而又實,嚴格的控制疫情的蔓延?!?/p>
應對突發(fā)情況,上海市、區(qū)兩級疾控全天候24小時調查處置,疾控響應4小時完成流調核心信息,以快制快,和病毒搶跑。也請廣大的市民理解,如果流調涉及到自己,還請積極配合,協(xié)助疾控人員第一時間阻斷疫情的進一步傳播。感謝收看今天的新聞透視。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趙一凡 實習編輯:張鈺)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