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海岸,遠征的航船,浪漫的神靈與美麗的海洋生物……一批來自希臘的展品為盛夏的上海帶來了海洋的清涼。在上海博物館四樓,一場名為“塔拉薩:海洋文明與希臘藝術”的希臘藝術特展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這是上海博物館自7月1日恢復開放后的首個國際合作展。
當運輸布展工作人員小心地拆開層層保護包裝取出展品,一批獨具特色的希臘近現(xiàn)代藝術珍品露出真容。上博展覽部工作人員與希臘駐滬總領事館公共外交領事海倫·穆薩奇進行文物點交,海關人員現(xiàn)場核對展品信息、檢查狀況并逐一記錄。
“希臘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擁有一萬三千余公里的悠長海岸線。從某種程度上說,古希臘、古羅馬的文明藝術,孕育自這條獨特的海岸線上?!毕ED駐滬總領事館公共外交領事海倫·穆薩奇介紹,展覽名稱中的“塔拉薩”(Thalassa)是原始神話中的海水女神,象征著環(huán)繞希臘大陸并孕育其諸多群島的海洋,不僅代表了希臘的主要地理特征,也是希臘人思想、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悠久漫長的歷史中,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遙遙相映,彼此照耀。此次的國際合作展也更像是兩個文明古國跨越山與海的藝術對話。今年恰逢“中國希臘文化和旅游年”,也是中國與希臘建交 50 周年。半個世紀以來,“文化交流互鑒”是中希關系的一條鮮明主線。
此次希臘藝術特展的緣分要回溯到2018年,當時上海博物館舉辦特展《典雅與狂歡——來自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的珍寶》。當時,來自希臘的文物修復師現(xiàn)場演示古希臘雕刻和彩繪技藝,一場特別定制的沉浸式戲劇《美狄亞》也在博物館大堂與觀眾見面。彼時,上海博物館的子仲姜盤、《清江行旅圖》也在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交流展出,“來自上海博物館的珍寶”特展同樣收獲了希臘民眾的高度贊譽。
兩場展覽圓滿落幕后,上海博物館與希臘文化和體育部決定再將一批文物和展品帶到上海,舉辦一次希臘文化藝術展。策展工作2019年開始推進,卻受全球疫情影響一再延期。按國際慣例,博物館之間的國際合作展一般由出借展品方派出文物專家和博物館工作人員,押運文物到展出國進行點交以確保文物安全,但疫情使得跨國押運難以成行。
因此,希臘方面曾有再度延期甚至放棄展覽的想法。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介紹說,當時上博向希臘駐上海總領事館尋求支持,同時給希臘文化和體育部部長寫了一封信,闡明舉辦此次展覽的決心。希臘文體部部長很快回信,同意今年舉辦這場展覽,展品采取無人押運、線上點交的模式,布展現(xiàn)場由上海博物館和希臘駐上??傤I事館共同負責。
“考慮到文物安全,12件希臘古代文物按當?shù)胤刹荒懿扇∫咔槠陂g這種特殊的運輸方式,所以很遺憾無法如約來到上海。但是上海博物館從中挑選了5件古代文物展品,通過全息投影技術,以虛擬呈現(xiàn)方式展出。其余的34件希臘近現(xiàn)代展品都按原計劃運抵上海?!别^長楊志剛表示,為了彌補原定展品未能越洋來到展覽現(xiàn)場的遺憾,上海博物館將12件古代文物和2件現(xiàn)當代藝術品圖像收入展覽圖錄,希望觀眾能夠通過完整的藝術作品,了解海洋如何影響著希臘人的身份認同,感受不同文化下的民族對大自然的依賴、感悟、敬畏與共情。
上海會展中心海關考慮到展品對環(huán)境溫度、濕度的要求極高,需要加快通關速度,特別為此制定針對性方案,采取“無紙通關”疊加“提前申報”等便利舉措,確保展品搭上通關“快車道”,從機場直達上海博物館。海關工作人員全程跟蹤監(jiān)管,進駐布展現(xiàn)場逐一核驗,讓這批希臘展品以最快的速度順利進駐上海博物館。
“疫情造成了人類交往的諸多阻隔,中國和希臘都意識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如果此時我們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可以持續(xù)進行,將對公眾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館長楊志剛介紹,在希臘特展舉辦的同時,上海博物館還將策劃舉辦“宅茲中國: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從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角度進行文明互鑒比照,擴大臨展之間更好組合的互動效應。“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博物館的展教結合,搭建更大的平臺,同時為東西方的文明互鑒,創(chuàng)造更多對話的機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琳琳 攝像:徐瑋 實習編輯:方遠)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