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直人,日本第94任內(nèi)閣總理大臣,民主黨的代表人物。1946年10月10日出生于日本山口縣,畢業(yè)于東京工業(yè)大學應用物理系。
他不是第一位出任首相的民主黨人,也不是唯一一個多次擔當黨首的日本政治家,但說到完成"遍路巡禮",當過日本首相的人里,他卻是"獨一份"。
日本前首相 菅直人:我開始“遍路巡禮”是由于看了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寫的《空海的風景》,讓我對去四國巡禮產(chǎn)生了興趣。
開創(chuàng)日本佛教天臺宗的著名高僧空海,一千多年前在四國的德島縣、高知縣、愛媛縣、香川縣開辟了88個能與神靈相通的圣地,徒步走遍這88個圣地的儀式就叫“遍路巡禮”。
日本前首相 菅直人:前后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先是在出任首相前的幾年,任職首相期間很忙沒時間去,卸任后完成了剩下的部分。
2004年7月15日,菅直人在博客中寫道:“今天起我將外出旅行。這三個月以來,由于沒有加入年金我辭去民主黨代表、妻子手術(已經(jīng)康復),參院選舉等個人以及政治上的重大事件接二連三地發(fā)生。今后該如何面對?我需要時間,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我?!?br/>
日本前首相 菅直人:任職首相前的遍路巡禮,基本上都是我一個人徒步完成,結束首相工作后再走四國,則會有警衛(wèi)人員陪同,我也很無奈,我是背著我自己的行囊,走我自己的路,警衛(wèi)把行李放在我秘書的車上,和我保持距離,在不干擾的前提下,默默地跟在我后面走,估計也沒人發(fā)現(xiàn)有警衛(wèi)跟著我吧。
四國民眾受佛教影響,非常尊重“遍路巡禮”的人,他們會向巡禮的行人提供冰鎮(zhèn)西瓜、茶水甚至住宿。預約食宿時,為了不給人家添麻煩,菅直人都用“菅原壽純”的化名?!皦邸焙汀凹儭狈謩e來自他父親和母親的名字。盡管用心良苦,但是媒體的追訪總會讓他暴露目標。
日本前首相 菅直人:有個傍晚,我走錯了路,就有當?shù)厝颂匾怛T車追上來告訴我,菅先生 您走錯路啦,她當時正在家里洗頭,我正好從她家門前經(jīng)過,她不是看到我,而是聽到我手杖上掛著的鈴鐺的聲音,她聽出我走錯了方向,顧不上頭發(fā)洗了一半就騎車追出來了,要知道,步行走出去30分鐘,發(fā)現(xiàn)走錯了再往回走又是30分鐘,在體力和心理上的負擔都是相當大的。
從2004年7月,一直到2013年9月29日,菅直人七次前往四國,用9年的時間,步行1137.7公里,完成了“遍路巡禮”。而在日本,能完成“遍路巡禮”的非宗教界人士已屬稀有,政界人士更是罕見。菅直人由此給人留下了務實、低調(diào)、篤信佛教的印象。
日本前首相 菅直人:東日本大地震的核事故沒有進一步擴大,這當中有各方面人士的努力成果,冥冥中也有神靈和空海大師對日本的守護,所以我在卸任首相職務之后,再走四國巡禮路,在各個寺廟都向神佛表示感謝。
如果沒有遇到311東日本大地震,菅直人的首相生涯可能并不會1年零3個月就畫上句號。而對佛教的信仰,也讓在他面對這個問題時,從不怨天尤人。
日本前首相 菅直人:如果沒有311大地震,沒有福島核電站事故,對日本國民,對我本人都是好事兒,但是認真地說,在我出任首相期間發(fā)生大地震,發(fā)生核電站事故,我認為是命中注定吧 是無法避免的事。
醉心佛教、熟悉歷史,菅直人也就對中國文化推崇備至,希望能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以改善兩國關系。
日本前首相 菅直人:東日本大地震以及福島核事故之后,我還任職首相期間,正好日本主辦中日韓首腦會談,當時,中國的溫家寶總理,韓國的李明博總統(tǒng),一起蒞臨福島,我們?nèi)齻€都吃了福島當?shù)禺a(chǎn)的西紅柿,這也是為了宣傳福島仍然安全的理念,我執(zhí)政的時候,雖然中日間也存在問題,但是至少兩國高層間還是有面對面交流的。
和中國,菅直人還有著更深一層的淵源。1984年的中日青年大聯(lián)歡,菅直人就是訪華交流的3000名日本青年之一。
日本前首相 菅直人:現(xiàn)在有很多中國游客到日本來,和日本當?shù)氐娜私佑|后,一定會把現(xiàn)在的日本人,和戰(zhàn)爭中的日本人形象分割開來,我希望中日兩國人民能有更多的互動,這樣對改善中日兩國的關系會很有幫助。
卸任首相職務后,菅直人一直致力于反對核電、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工作。自2011年12月8日至今的4年里,菅直人已參加世界各地反核、環(huán)保方面的大會16次。下個月,他還將在瑞士、德國開展廢除核電站的演講。
日本前首相 菅直人:我去過中國很多次,有機會的話,我很想去中國西部,以及中國風力發(fā)電搞得特別好的地方,我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風力發(fā)電非常有興趣。
(看看新聞網(wǎng)記者:嚴相莉)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