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月22日(周三),知名作家、“上海猶太人”貝蒂·格倫本??品颍˙etty Grebenschikoff)在美國佛羅里達州(Florida)的家中去世,享年93歲。
貝蒂于1929年出生在德國柏林(Berlin)。她的父母奧爾加和馬克斯·科恩(Olga and Max Kohn)有許多兄弟姐妹,一大家子的生活充滿了歡樂與音樂。然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隨著納粹政權興起,猶太人的公民權被撤銷,貝蒂與家人的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轉(zhuǎn)變。
1939年,父親馬克斯收到了來自德國政治警察機構——蓋世太??偛康膫髌?。在被抓捕之前,科恩一家設法逃離了德國,途徑意大利那不勒斯(Naples)坐上了一艘開往上海的船。
當時,上海當時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為沒有護照的人提供庇護的地方。但隨著二戰(zhàn)期間日本發(fā)起侵華戰(zhàn)爭,上海淪陷為孤島,猶太難民則被關進了位于今日上海虹口區(qū)的猶太區(qū),也被稱為“上海隔都”(Shanghai Ghetto)。
初到猶太區(qū)時,科恩一家只會說德語,盡管語言不通,鄰里街坊們接納了這個猶太家庭。貝蒂在那里長大,學會了足以維持生活的中文和上海話,并遇到了她的愛人——奧列格·D·格倫本??品颍∣leg D. Grebenschikoff),一位來自西伯利亞(Siberia)的俄羅斯難民。
在上海成長、結婚、生子,貝蒂選擇了一條別樣的人生道路,最終將上海猶太人的鮮為人知的故事展現(xiàn)給全世界。
為了讓她的家人后輩充分了解這段跌宕起伏的經(jīng)歷,貝蒂撰寫了回憶錄《我曾經(jīng)叫莎拉》,后來成為全球猶太人大屠殺研究的珍貴史料。同時,她還在博物館、社區(qū)組織、宗教機構、各大學府開展講座,講述納粹的泯滅人性和上海的包容溫暖。
此外,她還參加了兩部紀錄片的拍攝:2002年首映的《上海隔都》,以及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制作的系列專題片《生命的記憶——猶太人在上?!贰?br/>
在她近一個世紀的生命中,貝蒂有五個孩子,八個孫子和六個曾孫,可謂是兒孫滿堂。同時,貝蒂在世界各地的許多朋友和同事豐富了她和家人的生活,反之亦然。
在寫給親朋好友的郵件中,貝蒂的女兒表示,家人決定不舉行悼念儀式,但鼓勵人們訪問貝蒂曾擔任顧問的上海奏鳴曲基金會網(wǎng)站shanghaisonatasfoundation.org來紀念她,銘記這段歷史。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訪問她的個人網(wǎng)站BettyGrebenschikoff.com,以了解她的非凡一生。
雖然貝蒂去世后,猶太大屠殺幸存者又少了一人,世界也失去了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見證者,然而她的精神遺產(chǎn)將伴隨文學作品、和那些被她觸動的人的記憶而永存。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