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0日)下午,2019年上海高校“音樂、舞蹈教師基本功展示”和“音樂、美術教育專業(yè)本科生基本功展示”暨“青春放歌”大學生藝術單項比賽頒獎演出在上海師大音樂廳舉行。參加基本功比賽的120名師生及大學生單項比賽的獲獎代表參與了此次頒獎演出。
五項全能 彰顯師生基本功
演出在五項全能秀《茉莉花》的音樂聲中拉開序幕,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華東師范大學的師生們在舞蹈、聲樂、彈唱、指揮、器樂的五個方面展示了扎實的全能基本功,凸顯了本次學生基本功展示活動取得的重要成效,指明了未來上海學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發(fā)展方向。
參加《茉莉花》演出者之一的吳浩然是上海師大音樂學(師范)專業(yè)大三學生。在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yè)本科學生基本功展示中,他獲得個人全能獎一等獎并斬獲“歌唱與鋼琴伴奏”“合唱指揮”“微課展示”等多項個人單項獎。在過去的兩個月中,他除了日常學業(yè),還要為這次展示做準備。因為展示對學生綜合能力有要求,除了聲樂和指揮兩個強項,他在自己的“短板”鋼琴和彈唱兩項準備中花了大量精力,到后期甚至每天彈琴超過10小時。“雖然準備過程很艱辛,但對我的專業(yè)水平和與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非常大?!?/p>
在上午進行的展示活動點評會上,與會的各項目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本項活動搭建了極好的展示平臺,展現(xiàn)了上海市雄厚的藝術師資儲備;并從籌備到展演全過程體現(xiàn)了上海的精度、高度與速度。本次活動觀察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丹娜教授殷切希望高校音樂、舞蹈教師和音樂、美術專業(yè)學生要不忘初心、熱愛藝術教師職業(yè),努力在學生心中播撒熱愛藝術的種子;師范院校要繼續(xù)強調師范性,讓學生走出校門就能勝任藝術教學;希望各位參展選手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堅持科研、教學、表演全面發(fā)展。
書畫“跨界”宣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由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和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合作的《關雎》,以及華師大配合上海師范大學演繹的《江南春》,通過藝術創(chuàng)新,將歌曲器樂與書法美術完美融合,將中國古詩詞藝術的唯美和江南文化特有的景致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臺下觀看的師生不時爆出陣陣掌聲。
聲舞器樂 藝術水準突出
上海戲劇學院和上海師范大學編排的舞蹈串燒《錦繡中國》、華東師范大學的《梁祝*化蝶》、上海大學音樂學院的胡琴四重奏《游擊隊之歌》、上海師范大學的男生重唱表演《光明之夢》以及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的大合唱《青春中國》,將舞蹈、器樂演奏、合(重)唱等各個單項藝術表現(xiàn)力度提高到了新的維度。
在教學一線14年,從事民族民間舞教學的上海戲劇學院中國舞專業(yè)教師何力揚坦言,這次展示對她這個37歲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來說,壓力著實不小。作為學院推選出來的3名參加展示的教師之一,為了籌備這次活動,她一方面在體能上進行準備——每天在健身房進行跑步等三四十分鐘的有氧訓練、做壓腿等軟開度練習;一方面針對“紅色主題”這個選題,自編山東秧歌構思舞蹈,最后獲得了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音樂、舞蹈教師基本功展示全能獎舞蹈組二等獎。這段舞蹈也被編入本次頒獎演出《錦繡中國》,向廣大師生進行展演。在她看來,此次展示也是對高校藝術類專業(yè)教師綜合能力的考核,也促進教師教學、專業(yè)技能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聯(lián)盟誕生 美育工作再創(chuàng)新高
在全場師生的共同見證下,“上海市高校美育教師聯(lián)盟”正式揭牌啟動。聯(lián)盟以高校美育教師為主體,本著自愿交流與合作的原則,以“凝聚、團結、提高、發(fā)展”為宗旨,通過開展藝術教研和交流展示等活動,為從事高校美育工作的教師搭建藝術交流實踐平臺。
據(jù)介紹,該活動是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精神、切實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及《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背景下舉辦的,是對上海市高校藝術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推動高校美育工作發(fā)展,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努力建設滿足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型美育教師隊伍的一項重要舉措。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朱玫 編輯:小真)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