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書院,一家位于上海市虹口區(qū)的24小時圖書館。每晚12點至次日清晨6點,平均約有80人次入館。這些深夜到館的讀者都是誰?我決定跟他們來一次徹夜長談。
“簡單來說還是這邊性價比高嘛,不用錢嘛,免費的呀。那時候來這邊身上也就幾百塊錢,不想租(房)了,感覺(租房)有點不值得。”鄢悅是我在和平書院里認識的人當中,狀態(tài)最松弛的一位。凌晨一點,他從睡夢中醒來,我們的對談由此開始。
鄢悅告訴我,自己是江西人,今年34歲,已經(jīng)連續(xù)在這里過夜兩個多月了。
兩個月前,他還在山東威海打工,偶然的機會,他在網(wǎng)上看到和平書院24小時營業(yè)的信息,出于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向往和對24小時圖書館的好奇,他買了來上海的火車票,一下車就直奔這里。
“年輕的時候,老爸老在我耳邊念叨北上廣深,然后北上廣深就剩上海(沒來過)了。天氣好的時候,暖和的時候,我一直都出去走的,白天都不在這兒的,刻意不坐公交車,就在那走,你要一步步走、一步步看?!?/p>
除了鄢悅自己,親人和朋友都不知道他在上海。鄢悅告訴我,他從小父母離異,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幾年前,爺爺奶奶去世之后,他就幾乎斷了跟家里的聯(lián)系。從十幾歲開始獨自出遠門,他早已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
來上海的這兩個多月里,一根火腿腸和一塊壓縮餅干就是鄢悅一天的伙食。在和平書院,熱水和手機充電是免費的。
“在北京的時候,那時候我是隨便找了個保安的工作。(上海)這邊工資也挺高的,到時候可能會找個工作吧。”
在鄢悅的身邊,我看到了他的全部行李——一個充電寶和一個不大的腰包。這些年,它們陪著他去了很多地方。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在腰包的夾層里,藏著一封父親十年前寫給他的信。“我希望你做一個‘土豪級’的有志青年,所以送你一個‘土豪級’的土豪金手機?!?/p>
“(那年生日)他給我買了個手機,iPhone 5S。他就是望子成龍,但是他又不懂教育?!臂硱偦貞浀馈?/p>
我很想知道這對父子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但一時間又不知該如何開口。“這是你為數(shù)不多的行李當中,保存了10年(的東西),其實你還挺在乎他的?”
“挺在乎?怎么說呢?人嘛……好吧,確實挺在乎的。”
凌晨四點,室外氣溫逼近零度,24小時圖書館里的燈依舊為每一個需要它的人而亮著。有人趴臥進入夢鄉(xiāng),也有人將長夜熬出了天光。我們相信,努力的人終將幸福,孤獨的人不會永遠孤獨。
編輯: | 李曉建 |
視頻編輯: | 劉奕達 |
攝像: | 張凱 劉寬漾 李維瀟 |
責編: | 陳瑞霖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