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5月9日上午,文在寅發(fā)表離任講話。3000余字的演講中,針對朝韓關系、權力機制改革等內(nèi)政外交進行總結,他認為只有民眾團結一心,填補選舉過程中激化的矛盾,才能讓韓國朝著真正成功的道路前行。
在離開青瓦臺那一刻,文在寅說“終于能準點下班了,感覺此刻一身輕松”。或許這才是他內(nèi)心最深處的感受。
作為中國內(nèi)地唯一一名被批準長期采訪青瓦臺的記者,我試圖通過五年來在青瓦臺的經(jīng)歷,回顧文在寅時代的韓國。
一封特別的郵件
在文在寅卸任幾天前的一個白天,我的工作電子郵箱中,收到一份特別的郵件。
這封郵件由韓國青瓦臺負責聯(lián)絡外媒的秘書官發(fā)送,是文在寅在卸任之際,向在青瓦臺注冊的外媒記者發(fā)送的告別及感謝信。
在郵件中,文在寅感謝了外媒記者對于韓國的關注與熱愛,在韓國經(jīng)歷了每一個歷史選擇的時刻,無論是走在改革先導時刻,還是偶爾步入彎路,都有外媒記者向韓國給予觀點與靈感,也為促進韓國與所在國家的友好付出不懈努力。
郵件最后,文在寅感謝外媒記者在過去五年中,在聯(lián)系韓國與世界方面立下的汗馬功勞,并期待未來外媒記者能夠繼續(xù)懷揣熱愛,宣傳韓國的方方面面。
文在寅還附上了本人親筆簽名,以及“大韓民國總統(tǒng)”的名號,這也成為文在寅卸任前,最后以總統(tǒng)名義簽署的文件之一。
筆者的青瓦臺記者證件
這封郵件讓我想起一個往事:我曾和采訪美國白宮、日本首相官邸、英國唐寧街官邸等各國政要的記者同事聊過一個話題——誰最難見到政要?結果,在講完了我的故事后,青瓦臺毫不猶豫被列為首位。
韓國媒體圈有一則笑話——“如果一家媒體有三輛采訪車,一輛會給老大、一輛會給青瓦臺記者、還有一輛給駐首爾警署記者”,青瓦臺記者更是被外界成為“一號記者”。
不過,做“一號記者”并不是很容易就能見到總統(tǒng)一面,大多數(shù)時間,記者僅能夠在被視為“媒體中心”的春秋館工作,參加記者會及采訪。
從構造來看,青瓦臺并非是一棟樓,而是由一系列建筑群組成,其中包括春秋館、總統(tǒng)辦公的本館、宴會樓,以及青瓦臺大多數(shù)秘書及官員工作的“與民1、2館”。
青瓦臺建成于1991年盧泰愚政府時期,構造呈現(xiàn)環(huán)山包圍的景象,總統(tǒng)居住的本館及官邸在靠山的內(nèi)側,與民館、春秋館距離本館均需要步行20分鐘以上。這樣的構造被外界普遍詬病,認為是導致總統(tǒng)與秘書、民眾溝通減少的重要原因。
青瓦臺
開放與封閉間徘徊的青瓦臺
當然,文在寅政府與記者的溝通,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少。除了一年一度的新年記者會,文在寅政府還會與媒體人保持適度溝通。
例如,在執(zhí)政兩周年的2019年5月,我曾被青瓦臺邀請參加文在寅的執(zhí)政紀念日活動,進入青瓦臺內(nèi)參觀,并共同品嘗韓國土特產(chǎn)“瑪格麗”米酒。
2019年9月,筆者在本館會議室內(nèi)留影
當然,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內(nèi)容。
在青瓦臺春秋館的地下,有一個很少被熟知的“桑拿房”,面積大約50平方米左右。原本該桑拿房只有男性可以進入,因為在1990年代完工時,高級公務員和媒體記者中,男性的比重超過九成。在“坦誠交流”的大氛圍下,這也曾是高級別公務員和所謂資深記者之間“喂料”的主要場地。
在采取記者團“白名單”采訪制度的韓國,需要加入記者團才能對該部委進行采訪,加入與否,取決于記者團內(nèi)已有記者的投票。
筆者拍攝的青瓦臺內(nèi)部
文在寅就任伊始,曾多次表達將與媒體增進接觸的希望,不僅多次派遣發(fā)言人前往春秋館進行會見,還提升外媒聯(lián)絡秘書官的職級,希望能夠增進與外媒記者的接觸。
文在寅在談到“摯友”盧武鉉時多次闡述,“我承認盧武鉉在很多地方有他的失誤,我將盡力成為第一個文在寅,而不是第二個盧武鉉”。
2017年5月 文在寅正式宣布就任
作為與文在寅同為進步陣營的前任總統(tǒng),盧武鉉政府時期,曾嘗試廢除記者團制度,完全向所有記者開放青瓦臺,但招致一系列副作用,其中包括媒體的反對、管理上的不便,以及安保方面的問題。最終,繼任保守陣營總統(tǒng)李明博上任后,這個規(guī)則被不了了之。
2008年,韓國爆發(fā)“反對美國牛肉進口”的燭光游行,時任總統(tǒng)李明博在向民眾道歉時提到:“我在青瓦臺的后山上,望向遠方的民眾,看到一片片亮色,使我不斷自責。”而在2017年反對樸槿惠的游行舉辦時,樸槿惠方面也曾提到,在遠方看到民眾憤怒的燭光。
青瓦臺雖然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首爾中心光化門廣場直線距離只有1公里左右,但由于中間被景福宮等設施隔阻,實際距離需要3公里以上,且沒有直通公共交通,這也使青瓦臺本身呈現(xiàn)出與外界隔絕的效果。
文在寅上任伊始,就將矛頭指向青瓦臺的封閉構造。雖然最終搬遷青瓦臺的計劃被推翻,但文在寅將自己的辦公地點遷至靠近大路邊、與秘書常駐的與民館。該館僅作為接待外賓或重要活動時使用,由此我也得到數(shù)次進入該館的機會。
回過頭來看,文在寅執(zhí)政的五年,何嘗不是像處置青瓦臺辦公地點一樣,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相斗?
筆者拍攝的青瓦臺內(nèi)部
文在寅的“命運”
根據(jù)安排,文在寅在今天上午參加新任總統(tǒng)尹錫悅的就任儀式后,前往首爾火車站,乘坐高鐵前往位于慶尚南道梁山的新建私宅。
文在寅與青瓦臺,似乎同時完成了歷史使命:一個宣布回家,一個宣布對外開放。
韓國執(zhí)政黨共同民主黨黨內(nèi)人士在社交媒體發(fā)布標題為“回家的路”的圖片,并注明了文在寅于5月10日的行程計劃
離開青瓦臺的那一刻,文在寅向支持者詢問,“我是不是一個成功的總統(tǒng)?”
聚集在青瓦臺門外,等待迎接文在寅的支持者大喊“是”。甚至有部分支持者接下文在寅的戲言,高呼“請文在寅重新參選”的口號。而這一段問答,在“摯友”盧武鉉的卸任時刻,也曾一模一樣出現(xiàn)過。
但在我眼中,這一切似乎看起來難以理解——作為一名被更迭政權的總統(tǒng),卻有數(shù)千民眾前來歡送。
在文在寅卸任前夕,我聯(lián)系了多位關注政治生態(tài)的韓國專家。當談到如何評價文在寅的執(zhí)政時,他們不約而同和我談到了“現(xiàn)實主義”與“制度化”。這兩個詞,能夠貫穿乃至解釋文在寅政府五年的主要特點。
一方面,文在寅政府自身是依賴于清算“積弊”上臺的,文在寅無論是在對朝關系這樣的外交難題,還是在面對檢察院改革、權力機制改革這樣的內(nèi)政問題,都積極進行改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此前的左翼政權,文在寅政府強調(diào)“不可逆的改革”,從機制及法律、制度方面入手,以韓國版“廉政公署”為代表的高級別公職人員調(diào)查處,與最后一刻完成的檢察調(diào)查權的剝奪,都是最主要的代表,不僅成為文在寅在卸任演講中“引以為傲”的象征,也是在朝韓首腦會晤等方面,多方共同認可的成就。
文在寅
另一方面,韓國國內(nèi)的政治局勢本就復雜、政府內(nèi)部也存在不同意見,外加上韓國總統(tǒng)無法連任等眾多因素,都導致文在寅政府的這些改革,很難在文在寅政府任期內(nèi)完全實現(xiàn),在一些改革措施上出現(xiàn)了讓支持者難以認同的倒退。
此外,文在寅政府內(nèi)部經(jīng)濟政策方向出現(xiàn)失誤,中產(chǎn)階級最重視的民生及房地產(chǎn)問題上的失敗,成為文在寅政府,乃至左翼勢力在本次選舉惜敗的“最后一棵稻草”。
與此同時,我也注意到,文在寅的離任講話中,在談到韓朝關系時提到,“有些壁壘,光憑我們的意志是難以逾越的”。意指韓朝關系的背后,不能只怪韓國的決心和努力不夠。
2020年1月 文在寅新年記者會 ,筆者為第二排左二
在文在寅離開青瓦臺之際,我向文在寅周邊人士金先生聯(lián)系。作為文在寅的“摯友”之一,金先生曾于2000年代文在寅尚未從政時開始,跟隨文在寅多年。
2017年3月,我曾與金先生聯(lián)系,當時他向我表示,“作為一名支持者和周邊人,期望的并不完全是盧武鉉的回歸,而是繼承盧武鉉以人為本的精神的同時,做更好的文在寅”。
現(xiàn)在,我再次撥通了金先生的電話,請他分享對于文在寅五年的感受。他說,“無論成敗,我還是希望,如今的文在寅,能夠卸下命運的包袱。“
青瓦臺到底有沒有“魔咒”?
文在寅就任第二年,我在春秋館參加記者會后,曾與青瓦臺一名負責外媒聯(lián)絡的女性官員交流。這名官員曾在華短暫留學,并能夠理解一些中文。
當時我問她:中文有一個名詞叫“青瓦臺魔咒”,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她笑了一會兒,然后突然沉默。隨后,她引用了文在寅在新年記者會上的表態(tài)——“我希望,在我卸任的一刻,成為一名被徹底遺忘的總統(tǒng)”,并且附上了一句自己的看法“畢竟在韓國的政治,卸任者,能沉默就是金”。
筆者拍攝的青瓦臺內(nèi)部
無論是曾在青瓦臺后山腰上,觀望著首爾市區(qū)游行的李明博,還是因青瓦臺內(nèi)行蹤成謎,進而招致彈劾的樸槿惠,又或者是作為光化門“反樸”游行后上任的文在寅,都曾經(jīng)提出過將青瓦臺搬遷。在文在寅政府甚至為了搬遷而成立過專項組,但最終因現(xiàn)實條件為由不得不告終。
一位與尹錫悅曾接觸過的韓國教授告訴我,作韓國政壇的“新人”,尹錫悅確實需要一些“標新立異”,甚至是顯示與前任總統(tǒng)差異之處,而總統(tǒng)府的搬遷,肯定是一個展示“新氣象”的絕佳時機。即便不考慮外界紛紛擾擾的所謂“風水”,與前任總統(tǒng)標新立異,在政治割裂的大環(huán)境下,是一個穩(wěn)固支持者的最好舉措。
“畢竟,對于一個合格的政客,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都可能是具有政治意圖的操作?!苯淌谌绱丝偨Y。
韓國新任總統(tǒng)尹錫悅
目前,尹錫悅方面尚未就新的總統(tǒng)官邸起名,官方稱為“總統(tǒng)室”(總統(tǒng)辦公室)。但在一些尹錫悅執(zhí)政團隊的成員會餐過程中透露,會將青瓦臺稱之為“龍瓦臺”,代指位于龍山(首爾地名,新總統(tǒng)府的所在地)的青瓦臺,英文則起名為“DragonHouse”,簡稱“DH”。
與此同時,在前任總統(tǒng)樸槿惠在首爾監(jiān)獄入獄之際,也有一批樸槿惠的支持者,認定彈劾樸槿惠屬于非法行為,為表達仍認可樸槿惠才是總統(tǒng),稱首爾監(jiān)獄為“首(爾監(jiān)獄)瓦臺”。
韓國總統(tǒng)能否“善終”,這個暫時還難以得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當韓國政治內(nèi)在的機制得不到改善,無論青瓦臺是否存在,在韓國政治史上的“青瓦臺”仍舊存在。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