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30日)上海市體育局透露,目前上海人均體育面積已達2平方米,到去年年底,上海已經(jīng)建成17000多處健身運動鍛煉的場所,包括了市民健身房181個,還有遍布在郊區(qū)農(nóng)民體育健身工程1099個。目前,人均體育面積達到2平方米。今年會繼續(xù)推進場地設施建設。
2019年,上海計劃在公園、綠地和社區(qū)中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60片市民球場和3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此外,已建成體育公園或是利用郊野公園建設成片體育設施的有15個,包括閔行體育公園、普陀體育公園、虹口廣粵運動公園、明珠湖體育公園、嘉定北水灣體育公園、青浦重固體育公園等。今年正在建設的有2個,徐家匯體育公園和長寧虹橋體育公園。
徐家匯體育公園的建設總目標是把該區(qū)域建設成為卓越的體育賽事中心、活躍的大眾體育樂園、經(jīng)典的體育文化地標。建成后主要包括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網(wǎng)球場,以及壁球、擊劍、體操、健身房等設施。同時環(huán)整個體育公園建設兩條健身步道。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改造及新建體育綜合體項目,計劃2020年底基本建成。上海體育場和東亞大廈改造項目,預計2019年9月基本建成。東亞大廈修繕項目,預計2019年12月基本建成。
另外,作為重大項目的上海市民體育公園緊鄰上海國際賽車場,一期項目占地42公頃,主要設置11人制足球場18片(其中4片天然草坪)、5人制足球場32片、籃球場25片。預計2019年6月基本建成,2019年9月開放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是不可分割的。目前,全市有五萬個社區(qū)體育健身指導員,為市民提供體育指導服務,防范運動風險。《“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發(fā)布后,本市培訓100名會開運動處方的社區(qū)醫(yī)生和100名會指導慢性病人鍛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2019年,上海市體育局還將配合市衛(wèi)健委合作共建80個“智慧健康小屋”,在慢性病防治中進一步發(fā)揮體育鍛煉的積極作用。此外,本市已建成157個體質(zhì)監(jiān)測服務站點,2018年服務人數(shù)達19.3萬。
調(diào)查顯示,目前,上海市居民人均體育消費為2460元,占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4.2%,占人均消費總支出比例6.2%,均較前兩年度有所提升。其中,實物型體育消費金額1338元,占54%;服務型、體育旅游等消費占46%。從具體各年齡階段情況看,6-17歲人群人均體育消費為3315元,18-59歲人群人均體育消費為3205元,青少年是體育消費的主要人群。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韓瓊 編輯:傅群)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