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唐朝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這首七絕,創(chuàng)作于公元817年的初夏。是說初夏時節(jié)詩人來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盡,花兒都凋謝了,但沒有想到,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人在登山之前,曾經(jīng)為春光的匆匆而過感到失望,但不曾想,一片春景又突然映入了眼簾。原來它并沒有離開,就像小孩子跟大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山里來了。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nèi)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么深奧的地方,只是把山腳下的風景和山頂?shù)娘L景,做了一番比較和描寫。而就是這樣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它們字面上是記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仿佛從人間的現(xiàn)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么仙境,正是在這種感受的觸發(fā)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伴L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痹娙讼氲?,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原來春并沒有離開。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xiàn),如果詩人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妙處,正在于立意新穎,構(gòu)思靈巧,可謂是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編輯: | 陳茜 |
責編: | 李珉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