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多月,第二屆上海市房屋修繕技能比武大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比賽中,年過五旬的老師傅們依舊是參賽隊伍中的主力軍。不過,在現場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年輕的面孔,他們雖然青澀,但富有創(chuàng)造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能改變行業(yè)青黃不接的情況嗎?
正在進行的房屋修繕技能比賽,一個防水涂料項目,看似只是反復涂刷,但實際比拼的工夫全在細微之處。
上海市房屋修繕技能比武大賽裁判長王榮琪介紹說:“面子不要太光,要稍微毛糙一點,因為防水卷材可以粘結上去,太光了容易產生裂縫?!?/p>
在實際的修繕實踐中,如果粘結基礎沒有做好,和防水卷材之間產生空鼓,防水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要練出穩(wěn)當的手法,只有在長年累月中的實踐中積累經驗。也正是因此,出現在房屋修繕現場的,常常清一色的都是年過五旬的老師傅。
像位于衡復風貌保護區(qū)的這幢百年建筑,剛剛完成外立面修繕,這面紅砂巖就是靠著老師傅們一點一點鑿出來的?!叭绻Χ葲]有控制好,重了會破壞石材,輕了就沒有任何變化,老師傅的力度是很講究的,沒有五年八年,真的是沒有辦法做到合適的,都是在五十歲以上?!鄙虾P旆拷ㄖ崢I(yè)有限公司施工管理部負責人岳嘉勇說道。
進入房屋內部裝飾修繕階段,為了還原百年前的木飾,項目方則請來了有33年雕刻功力的馮師傅出馬。馮師傅告訴記者:“剛開始學兩年只能學到基本工,像這個位置,這么大一個槽,老師傅一下子就啪啪敲下去了,新手的話就不知道要敲多深,不敢定位,就慢?!?/p>
老建筑修繕,考驗的既有技藝,也有耐心和細心。對于一些年輕學徒來說,學時長,待遇不高,但專業(yè)難度高、工作又辛苦,要獲得實際的實踐機會,還需要長時間的等待,愿意長時間留下來的年輕人往往就寥寥無幾。
上海市房屋修繕技能比武大賽評委首席技師張騁堯坦言:“缺口還是存在的,雖然有所好轉,但面臨的一線的實際施工人員還是很緊缺的,技術方面的管理人員也是缺口比較大的?!?/p>
看到這一問題后,2020年起,上海從搭建培訓基地、實訓基地等入手,定向培養(yǎng)有興趣的年輕人才,與此同時,一些企業(yè)也積極響應,拿出真金白銀,鼓勵年輕人加入。
上海華誼樓宇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鑫鑫稱:“打個比方市場價是300塊/天算,我們可能就上升到310、320,加10%左右的工價,給年輕人做這個事情,也是為了吸引他進入這個行業(yè)?!?/p>
記者注意到,和去年不一樣的是,今年的比賽現場確實出現了不少優(yōu)秀年輕手藝人的身影。
來自江西的80后劉麗華,是比賽現場唯一的一位女選手,盡管入行時間不長,但憑著一雙巧手,她闖進了拉毛技術的決賽。
95后的泥瓦工吳國玉,甚至還大膽創(chuàng)新,用掛瓦條上一個小小的木塊,解決了筒瓦屋面固定瓦片時易晃動的難題?!皫讉€人都是苦思冥想的,費了幾天,一點一點的琢磨,比較有成就感?!眳菄裾f道。
年輕人們的創(chuàng)意和沖勁,讓不少老師傅也刮目相看。
“以前就考慮快就可以了,現在把技術改進了,又快又平穩(wěn),又好看又干凈。”上海華誼樓宇設備工程有限公司木工、瓦工張偉說道。
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入行、愿意嘗試,至少是一個好兆頭,一些企業(yè)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讓這些好不容易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人才,能夠留下來,成長為真正的工匠。
上海靜安建筑裝飾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保護建筑事業(yè)部經理周祺表示:“我也在帶領90后、00后加入歷史建筑修繕的團隊,我們也有相應的培養(yǎng)機制,通過鍛煉學習,成為員工、部門主管、再一級一級往上晉升?!?br/>
上海徐房建筑實業(y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志峰則表示:“希望有發(fā)展的年輕人,都會提供不同的平臺,這個平臺不單單是榮譽上的褒獎,從他將來的晉升空間、崗位、包括收入,是一個綜合考量?!?/p>
部分企業(yè),已經打開了人才的上升通道,讓一線出身的技術人才,也有機會能走上管理崗位。老建筑的更新保護,離不開職業(yè)技能人員的專業(yè)呵護。留住修繕人才,讓修繕技藝絕活得以傳承,也是留下城市記憶,延續(xù)城市歷史文脈的重要一環(huán)。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陸瑤 攝像:車秉鍵 編輯:由由醬)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