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任后首次發(fā)布會、首次國會講話一樣,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首次國情咨文演講也是姍姍來遲。
當?shù)貢r間3月1日晚,拜登在美國國會大廈發(fā)表了他任內的首次國情咨文演講。與歷屆美國政府相比,拜登的國情咨文“首秀”推遲了近兩個月,為近幾十年來最晚的一次。
美國總統(tǒng)的國情咨文演講通常在每年1月舉行,目的是回顧上一年的執(zhí)政成果、公布當年的主要工作議程。從內容上看,內政仍然是拜登此次國情咨文的重點,而如何重振美國經濟、解決高企的通脹,又是講話的重中之重。
控制通脹是“首要任務”
自2021年4月以來,美國通脹水平持續(xù)上升。過去12個月里,由于日用品和油價的上漲,美國CPI上漲達7.5%,創(chuàng)下近40年來新高。與此同時,美國供應鏈危機仍然沒有緩解。當?shù)貢r間3月1日,美國供應管理協(xié)會發(fā)布的最新調查顯示,美國生產材料、資本設備和用品的平均交貨時間都達到了198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今年2月份美國經濟的供應壓力進一步收緊,交貨時間的延長進一步推高貨品價格。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明昊表示,拜登政府推遲首次國情咨文的時間,其中主要的原因就與目前美國國內嚴峻的施政困境有關?!鞍莸钦Mㄟ^推遲國情咨文的時間,來爭取解決國內經濟問題的時間,但從現(xiàn)實效果來看,時間的推遲并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無論是通脹,還是供應鏈問題,近來都有越來越嚴峻的態(tài)勢”。
為此,拜登顯然有些急了。他在國情咨文中表示,控制美國國內通脹是其“首要任務”。“抑制通脹的一個辦法是壓低工資,讓美國人變得窮一些。當然,還有一個更佳的辦法是,降低你的成本,而不是你的工資”,拜登說。為此,拜登還提出了回歸“美國制造”、增強國內供應鏈、降低能源和育兒成本、提供更多可負擔住房等一攬子經濟計劃。
在趙明昊看來,美國近40年來最高通脹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既包括美國制造業(yè)萎縮的因素,也包括美國政府近年來屢次推出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政策等原因。此外,汽車“缺芯”、基礎設施退化等諸多結構性因素,也成為高通脹的助推力,而這些因素很難在短期內緩解,讓抑制通脹的效果立竿見影。
“當然,我們還要看到,通脹問題還與美國政府的國際貿易政策密切相關”,趙明昊表示,拜登政府遲遲不愿調整涉華貿易政策,已經引起美國企業(yè)和消費者的不滿,這種對華貿易戰(zhàn)的延續(xù),是美國高通脹的重要因素,而脫離國際貿易政策去解決通脹問題,是不切實際的。
拜登再提“戰(zhàn)勝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是談美國的內政,拜登也不忘把中國掛在嘴邊。
據(jù)統(tǒng)計,拜登在國情咨文中三次提及中國,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競爭環(huán)境、研發(fā)經費等內容,每次都把中國作為主要的經濟競爭對手。
比如,拜登在演講中表示,美國政府計劃今年開始修復超6.5萬英里的高速公路及1500座橋梁,“它將改變美國,讓我們走上一條贏得21世紀經濟競爭的道路,在我們面對與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與中國的競爭中”。
此外,拜登還稱美國要和中國等競爭者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并敦促美國把GDP的2%都用于研發(fā),因為“中國做到了”。
在趙明昊看來,拜登在國情咨文中拿中國說事兒,實際是和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拜登政府多次利用中國議題來推進其國內施政目標的“思想”,一以貫之。今年2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在長達2900多頁的法案中,包含了大量涉華內容,涉及科技、經濟、臺灣、香港、新疆、西藏等多個方面。
“強調跟中國競爭,已成為拜登政府推動國內政策形成的某種共識,尤其是增強共和黨對拜登相關政策的支持度,特別是一些阻力較大的法案”。比如,去年10月,拜登宣布了一項總投資額約2萬億美元的“重建更好未來”法案,為的是讓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方面取得全面勝利。然而,這項耗資巨大的法案遭到共和黨議員全體反對,一些民主黨議員也“臨陣倒戈”?!霸诖吮尘跋拢莸钦J為,只有不斷渲染跟中國競爭的緊迫性,才能推動相關法案的實施”,趙明昊說。
不過,趙明昊也認為,炒作對華競爭的效用已經變得越來越有限,很多共和黨人已經認識到,這不過是拜登政府“大國競爭內政化”的一個“技巧”,讓人審美疲勞。事實也證明,共和黨對于拜登相關法案的支持度并未出現(xiàn)明顯提升。
資料圖
民主黨中期選舉前景黯淡
就在國情咨文發(fā)布前夕,《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共同舉辦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拜登支持率再創(chuàng)新低。其中,僅37%的美國人表示支持拜登的工作,55%的美國人表示不贊成拜登的工作,44%的人表示強烈反對拜登的工作。
隨著中期選舉的臨近,拜登和民主黨面臨的形勢頗為嚴峻,盡管民主黨對此次國情咨文寄予較高期望,但共和黨人的反應卻非常消極。國情咨文發(fā)布后,多名共和黨人在采訪和社交媒體上發(fā)聲,對拜登的經濟及外交政策進行抨擊,包括美國國會眾議院議員托馬斯·馬西、參議員馬爾科·魯比奧在內的多名共和黨人,還拒絕出席國情咨文報告會。
趙明昊指出,在通脹問題、供應鏈調整、減稅方案等諸多問題上,美國兩黨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從目前情況來看,在國會中期選舉之前,美國的經濟形勢不太可能有非常明顯的好轉”。
此外,共和黨占優(yōu)勢的一些州正在修改投票規(guī)則,減少所謂“選票欺詐”,這也將會進一步增加民主黨選民的投票難度。再結合目前美國國內的輿論和民意,“總體來看,中期選舉的形勢,對于拜登和民主黨來說,較為暗淡”,趙明昊說。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楊臻)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