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童年記憶不盡相同,但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關于少先隊的記憶,它可能是哼唱在嘴邊的少先隊隊歌、一次難忘的夏令營經(jīng)歷,抑或是掛在胸前的一枚雛鷹獎章。明天(10月13日)就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0周年的日子,為了慶祝這個"紅領巾們"共同的節(jié)日,上海市少先隊就向全社會發(fā)起了"尋找紅領巾的記憶"老物件征集活動。
得知團市委正向全市廣泛征集老物件,曾經(jīng)的少先隊工作名師烏綺霞老師特地趕來,獻出自己的珍藏。這是1995年,她作為輔導員代表參加全國第三次少代會時的參會服裝。
少先隊工作名師烏綺霞說:“會議期間要求各個省市的輔導員和代表進行一小時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執(zhí)勤守護的活動,當時我穿著這個衣服覺得挺自豪,也很光榮,也感覺自己責任的重大,所以我對它是十分珍惜?!?/p>
烏老師是上海最早一批少先隊員,自1952年就系上紅領巾,加入中國少年兒童隊起,她就與少先隊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她參加過第一屆夏令營、第一次"學雷鋒"活動,也親歷了少先隊品牌活動雛鷹爭章的設計與推廣。
烏老師介紹說:“1992年,當時團中央組織了一次夏令營的活動,在那次夏令營活動中,我們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無論在生活技能,學習技能都不如日本的孩子?!?/p>
此后,一篇取材于此的文章《夏令營的較量》在全國范圍內(nèi)引發(fā)了如何培養(yǎng)下一代的大討論。上海少先隊受此啟發(fā),發(fā)起"少先隊進度性訓練獎章活動"。烏綺霞說:“有七大技能,學習能力,自理能力,自鍛能力,自護保護能力這些方面。另外有選修章,選修章也叫興趣章,是培養(yǎng)個性愛好興趣發(fā)展的,可以發(fā)揮每一個孩子的潛能,人人都可以爭獎章,人人都可以有進步?!?/p>
1994年,這一活動被正式命名為"雛鷹爭章活動",并逐步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全覆蓋。到2004年,爭章情況正式納入《上海市學生成長記錄冊》,并成為課程實施體系的一部分,其表現(xiàn)形式雖不斷變化,但其內(nèi)核始終與素質(zhì)教育掛鉤。烏綺霞的外孫女毛欣元說:“有志愿之星,還有一個廣播體操標兵,還有一個藝術之心,現(xiàn)在看看是財富,當年也是一份褒獎?!?/p>
現(xiàn)在,雛鷹爭章活動 越來越個性化,復興東路第三小學獨創(chuàng)"學校+家庭+社會"的"三維爭章"活動,通過爭取"五星紅旗章"活動,鼓勵孩子們走入社區(qū)、走上街道,向游客做城市風情推介,提升主人翁意識。
復興東路第三小學副校長唐喆萍說:“學生的能力不只是在課本上的,不只是在腦子里的,更重要的是在我們的實踐過程中?!?/p>
靜教院附校則開發(fā)了數(shù)字化平臺,評估孩子們在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經(jīng)歷等五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
靜教院附校大隊輔導員張聰輝說:“我們盡可能更多元地評價一個學生,到每個學期末我們除了頒發(fā)金銀銅章以外,我們還會出具一份他整個學期的活動報告。”
團市委少先隊工作部部長何婷婷說:“繼續(xù)進行社會化和信息化的探索,創(chuàng)造符合新時代發(fā)展需求的爭章體系?!?/p>
今天上午,所有征集來的少先隊老物件、老照片統(tǒng)一在上海檔案館集結亮相,這些展品穿越時空,共同構成了紅領巾們的集體記憶。
何婷婷說:“歷史能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更鼓舞我們要將星星火炬的事業(yè)星火相傳?!?/p>
少先隊走過70年,珍貴的展品記錄著上海少先隊與上海這座城市共同發(fā)展的難忘歲月,也見證了一代代少先隊員的不斷成長。這也激勵著少先隊工作者不忘初心,將星星火炬的事業(yè)薪火相傳。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戴晶磊 朱玫 編輯:劉喻斯)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