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推“留學生簽證新規(guī)”招來官司,法官還沒判,白宮自己先慫了。
美國波士頓聯邦地區(qū)法院法官伯勒斯,在美國當地時間14號開庭審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提起的相關訴訟時宣布,美國政府同意撤銷此前發(fā)布的留學生簽證新規(guī)。
整件事,要從ICE的逐客令講起。
ICE的逐客令
7月6日,在全美學生無法確保秋季學期重返校園的時刻,美國移民與海關執(zhí)法局(ICE)發(fā)布了一條“逐客令”。
ICE發(fā)布的通知稱,2020年秋季學期所選課程都是網課的留學生,必須離境美國,或者轉入有面授課程的學校,否則將面臨遣返或被禁止入境。
消息一出,不亞于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了高校和國際學生們的憤怒,中國網友第一時間就制作了這項規(guī)定的詳解圖:
特朗普的態(tài)度很直接:復學復課,是關乎美國經濟的關鍵大事。
對本國學生下手,肯定會激起強烈反彈,那就從留學生入手,卡他們的簽證:大學再不恢復面授教學,我就趕走留學生。
然而,美國近期平均每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五萬。專家提醒,目前美國新增病例激增的各州,應當認真考慮重新實施封鎖措施。
這樣的情況下,你叫大學必須開門上課?
強大的輿論壓力下,ICE隨后又對這個新政進行了部分修改。
修改后的規(guī)則變?yōu)椋荷碓诿绹硟鹊膰H留學生,不能全部選擇上網課;身在美國境外的國際留學生,可以在當地選擇上網課;沒有回美國返校,但仍上網課的學生,學生身份仍然有效,只需要在SEVIS(留學生和訪問學者信息系統(tǒng))中保持激活狀態(tài)。
但是,新規(guī)宗旨并無改變。在美國境內的國際學生,必須不顧感染風險返回學校上課,如果全部選擇網課或學校全網教學,就會面臨簽證失效的風險。
各類留學生中受沖擊最大的,是準備在美國就業(yè)的大學四年級學生。如果最后一個學期的簽證被取消,他們將無法申請允許其畢業(yè)后暫時留美的OPT延簽。
這樣的新規(guī),讓美國的國際學生都在感慨“荒唐到無話可說”。
正在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石子渲在《環(huán)球交叉點》節(jié)目中表示,這個新規(guī)下達后,同學們面臨兩難選擇:如果他們回到學校去上一節(jié)課,那就意味著要增加被感染的幾率,等于是冒著生命危險去上課;但如果不去上課,又會面臨簽證失效的風險,所以這條新規(guī)讓同學們都人心惶惶。
美國大學告特朗普
全美高校和教育團體,不愿意在這一原則問題上向特朗普讓步,他們紛紛加入對美國政府“打官司”的隊伍。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兩所高校在當地法院對美國國土安全部、美國移民與海關執(zhí)法局提起訴訟,試圖阻止留學生簽證政策在案件審理期間生效。
起訴書提及,聯邦政府借新規(guī)強迫大學恢復線下授課,卻沒有考慮到疫情期間學生安全等問題,大學與國際留學生都沒有足夠時間來應對額外風險。
起訴書稱,移民局的最新決定“并未考慮到眾多重大利益,其本身是武斷而反復無常的,并且濫用了自由裁量權”。同時,根據《行政訴訟法》,ICE的訴訟在程序上存在缺陷。兩學校要求恢復在疫情初期的豁免政策,允許參加純網絡授課的學生入境或在美國停留。
訴訟書直言——美國政府這一舉措是在“盡可能地制造混亂”。
哈佛大學校長巴考痛斥政府這個決定是逼迫學校在秋季重新開放校園,置教員、學生們的安危于不顧,要求法院禁止這個新規(guī)的執(zhí)行,并裁定它是違法的。
巴考表示,7月6日的新規(guī)沒有進行通知便下達了,既殘酷又魯莽?!八坪跏怯幸鈱W院和大學施加壓力,要求它們在今年秋季開放校園課堂,進行現場教學,但是卻沒有考慮到學生、教師和其他人的健康和安全問題”。
麻省理工校長萊夫也發(fā)了一封公開信:移民局通告擾亂了我們國際學生的生活,危及了他們的學術和研究。移民局甚至無法對這一政策作出合理解釋,對執(zhí)行細則給出基本答案。
之后,陸陸續(xù)續(xù)有十幾所高校加入起訴的隊伍,包括BU、CMU、加州理工、康奈爾、達特茅斯、杜克、喬治城、西北、東北、賓大等等。
學校要求法官在7月15日之前作出裁決,因為7月15日是特朗普政府規(guī)定的高校制定秋季開學計劃并告知ICE的最后期限。
如果在這個日期之前還沒有定論,高校和學生就只能在不清楚簽證到底將會如何的情況下,作出艱難的決定,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美國多家科技公司和一批州檢察長,也加入反對特朗普政府的戰(zhàn)斗中,臉書、谷歌和微軟等十幾家科技公司提交了一份訴訟狀,支持哈佛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提起的訴訟。
受理案件的法院,是馬塞諸塞州聯邦初級法院。這個法院的表面特點是偏自由派(親移民),隱藏技能是半數由哈佛法學院畢業(yè)生組成。換句話說,你老師和母校組團來你單位打個官司,你好意思拖著嗎?
于是,法院宣布當地時間7月14日開聽證會。聽證會一結束,就給出了判決。
事實上,開庭五分鐘,ICE的官員就告知法官,他們自己也覺得政令寫得有點問題,所以開庭就算了,要不他們先撤銷了政令再想想?
就這樣,法官當庭宣布,案子結了。
美國大學為什么怒了?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美國高校擴大了國際學生的招生名額,以增加收入。
2019年,美國一共發(fā)出38萬8839個F簽證、9618個M簽證。
2018-2019學年,在美國的留學生數量接近110萬,美國高校學生中留學生約占5.5%,國際留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約410億美元,并提供超過45萬個就業(yè)崗位。
美國市值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中,25%的創(chuàng)始人都是留學生。可見,留學生為美國的經濟文化科研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旦對留學生“開刀”,美國高等教育產業(yè)競爭力,將大幅下降。
畢竟,對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而言,大量國際學生構成了美國科研競爭力的重要部分;美國科學家中的移民比例,從1960年的7.2%,一路飆升到2007年的27.5%。
美國律師張軍在《環(huán)球交叉點》節(jié)目中談到,哈佛大學的一個發(fā)言人曾說過,自己曾經也是一個留學生,背井離鄉(xiāng)、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得到了很多美國人的幫助,他來的時候,覺得美國人的價值觀不是這樣的,怎么能一夜之間就發(fā)生改變呢?這不符合美國人一貫以來包容的文化。
張軍認為,特朗普政府短期內突然用這樣一個極端方式向留學生“開刀”,肯定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應。美國國內的政治爭斗,讓這些在美留學生成為了政治犧牲品。
特朗普的政治算計
此前,特朗普就曾多次要求美國學校秋季開學。
7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自己對美國學校復課的強烈渴望:“學校必須在秋季開放!??!”
全句大寫,并加了三個感嘆號,語氣非常強硬。
他還指責拜登和民主黨人不希望學校秋季復課,是出于政治而非健康考慮。
7月9日,特朗普又說,“在很多情況下,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非常強大,非常強大!孩子們回去上課會沒事的?!?/p>
對于哈佛和麻省理工的訴訟,白宮的回復也很硬:線上上課為什么需要簽證?
白宮新聞秘書麥克納尼還在白宮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哈佛和麻省理工不應該因為這個規(guī)定起訴特朗普政府,反而是那些不能線下上課的學生,應該起訴這兩所大學。
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克納尼
特朗普還發(fā)出新的威脅:“若有哪個地方不把返校復課命令當回事,我就切斷你們的資金!“
不過,揚言“斷供”各地教育經費,恐怕起不到實際威脅作用:90%的學校預算并非總統(tǒng)所能掌控,而各地學校的經費,大多來自當地的營業(yè)稅等賦稅收入。
即便如此,對特朗普來說,走到這一步,已經起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既能向大學施壓,逼迫他們開門上課,還能在不經意間,表明反移民的立場。在不少美國人眼里,所有留學生都是來搶美國人工作的,美國不歡迎。
復學問題,已經不是抗疫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
學校復學,被白宮視為美國經濟重啟的重要步驟。在疫情暴發(fā)后,美國所有學校及日托中心被關閉,超過5000萬學生不得不在家學習,導致家長也沒法全職工作。
白宮認為,只有學校全面復課,才能讓這些因為要照顧孩子的家長真正重回工作崗位,從而推動經濟全面復蘇。
對視經濟為競選連任重要籌碼的特朗普政府來說,在離大選投票日不足4個月的時候,營造一片“經濟向好”的景象,自然是頭等大事。
特朗普還有這層算計:外國留學生和他們的家人,基本是手里沒有選票的群體,拿他們“開刀”,不會得罪美國選民,減少選票流失。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他的新的新書《生事之屋:白宮回憶錄》中揭秘,特朗普做出的任何重大決策,幾乎都是以能幫助自己在下一屆總統(tǒng)大選中連任為基本出發(fā)點。
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特朗普連任不會有太大壓力。從往年慣例來看,選民投票因素中最后一年的經濟狀況是決定性因素。而在疫情暴發(fā)之前,美國經濟形勢還不錯,失業(yè)率達歷史低點,股市也是連漲。
特朗普為保選票,這次選擇沖大學撒氣,向大學施壓,誰知道踢到了鐵板,最后只能撤銷新規(guī)。
在美留學生上網課的問題暫時解決了,下一個被特朗普撒氣的對象,又會是誰呢?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