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南翔古猗園保護性修繕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園內的7棟古建筑今天起正式對游客重新開放。古色古香的古典園林張燈結彩,蠟梅早梅盛放迎春,充滿了濃濃的年味,也為就地過年的市民和留滬人員提供了一個春節(jié)的好去處。
一大早,封閉了三個多月的古猗園北門重新開放,修繕后整個大門保留了原有風格,掛上火紅的燈籠,充滿節(jié)日喜慶。根據(jù)防疫需求,入口處設置了蛇形圍欄和黃色一米線,游客們排隊等候,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井然有序。
步入園內,逸野堂、鳶飛魚躍軒、孕清亭廊道等7幢建筑也已經(jīng)修繕一新。這些有著近500年歷史的建筑,表面殘損的部分已經(jīng)完全修復,同時還增加了防水功能。為了能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專家們還根據(jù)歷史記載,經(jīng)過反復推敲論證后,采用了廣漆制作的傳統(tǒng)工藝。而屋頂?shù)娘w檐翹角、石雕、泥塑等,也都最大程度沿襲了原有的歷史風貌。
梅花被廊內,早梅初開、蠟梅盛放,幽幽清香沁人心脾。為了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入口處搭建起了福牛賀歲的大型景觀,憨態(tài)可掬的小牛手持鯉魚o燈,喜迎各方 。而公園內的亭臺樓閣和門廳長廊內,也都掛滿了各色傳統(tǒng)燈籠,洋溢著迎春的歡樂喜慶。
為了確保大家能安全游園,春節(jié)期間古猗園游客的最大承載量為75%,同時還制定了相應的疫情防控預案。古猗園基建文保科副科長 孫佳稱,游客需要在線上預約,預約之后到公園出示隨申碼,查驗體溫后方可購票入園。我們也對年紀大的朋友提供了一個綠色通道 ,可以線下直接登記身份信息然后入園 。游客在排隊入園的時候盡量做到有序,不扎堆不聚集,戴好口罩。
古猗園保護性修繕工程共分四期,歷時2年,二期工程將于春節(jié)后開工。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湯銘 實習編輯:劉曼芳)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