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李小龍女兒向真功夫快餐索賠2.1億”的話題持續(xù)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據(jù)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官網(wǎng)顯示:李小龍有限責任公司訴上海真功夫快餐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市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廣州真功夫快餐連鎖管理有限公司一案,于25日上午9時開庭審理。案由為一般人格權糾紛。
原告李小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法定代表人為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該公司認為,公司合法享有李小龍相關的各種權益,而被告方擅自使用李小龍肖像,既侵犯了李小龍肖像上承載的人格尊嚴,也侵犯了財產(chǎn)上的利益,屬于典型的侵害民事權益的行為,應當就其侵害李小龍權利、權益的行為承擔侵權責任,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龍的肖像,并賠償損失2.1億元。
事實上,早在2019年12月,原告就正式向上海二中院提起訴訟。當時披露的訴訟請求是: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龍形象、在媒體版面上連續(xù)90日澄清其與李小龍無關,賠償經(jīng)濟損失2.1億元。當時這起訴訟也引發(fā)了廣泛關注,真功夫當時回應稱,公司一系列商標是由國家商標局嚴格審查后授權的,雖也曾有過爭議,但并沒被判定商標侵權。廣州真功夫還表態(tài)稱,沒有更換品牌商標的計劃,也不會尋求庭外和解。
資料顯示,真功夫是國內(nèi)知名中式快餐品牌,創(chuàng)立于1990年。根據(jù)公開報道,2004年之前,真功夫并不叫“真功夫”,而是名為“168蒸品快餐店”;2004年,真功夫啟用了酷似李小龍的“功夫龍”形象,同時配合“真功夫”三個字,組合成了其新商標。據(jù)媒體報道,2010年,李小龍女兒李香凝陸續(xù)將其父親的影片及商標在美國的所有權購買了回來,此后,她在中國采取多項措施進行維權,包括在中國成立維權辦公室,維護李小龍形象的版權。
李小龍公司起訴真功夫一事,也讓人聯(lián)想到了此前體育明星邁克爾·喬丹和喬丹體育之間的糾紛。據(jù)了解,喬丹體育于1991年注冊“丹橋”商標,2000年將企業(yè)名稱改為喬丹體育。2012年,邁克爾·喬丹起訴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請求注銷其多項商標。不過,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駁回了其申請,邁克爾·喬丹便提起行政訴訟。在經(jīng)歷了長達9年的訴訟之后,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決喬丹體育終止使用其企業(yè)名稱中的“喬丹”商號,并要求喬丹體育在報紙和網(wǎng)絡上向原告賠禮道歉,澄清兩者關系,喬丹體育公司賠償原告邁克爾喬丹精神損害和合理支出共計35萬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喬丹體育注冊的78個商標中,涉及姓名“喬丹”的3個商標確認違反商標法規(guī)定,予以撤銷。而喬丹體育在主營業(yè)務上使用的4個最主要商標,都在最高法的判決中得到維持,理由是撤銷注冊商標的申請時效是5年,喬丹直到2012年才對“喬丹”商標提起訴訟,已過了撤銷時效。
同樣,在這起案件中,“真功夫”也已經(jīng)使用商標15年之久,并且從2016年起,真功夫還推出了品牌新戰(zhàn)略,對商標人物形象進行了模糊化處理。真功夫所使用形象圖標是能否被認定為李小龍肖像將成為本案的焦點所在。
那么,是否構(gòu)成侵權,認定的關鍵在哪兒?律師岳雪飛表示,根據(jù)我國《民法典》的規(guī)定,我們自然人的人格權始于出生,終于死亡,人格權既不能放棄也不能繼承,那么肖像權屬于人格權中的一種,所以說過世的人是沒有肖像權的,但他們的姓名、肖像、名譽、隱私還是受到法律保護,如果有人侵害了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等權利,那么他的配偶、子女、父母等人是有權利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在李小龍女兒起訴真功夫快餐一案中,訴訟的是侵害了李小龍肖像,這一案件到底如何宣判,還要看雙方向法院提供了哪些證據(jù)來證明自己合理訴求。
另外有觀點認為,李小龍作為著名的公眾人物,真功夫所使用圖標系李小龍經(jīng)典武術動作,體現(xiàn)李小龍的個人特征,具有一定的可識別性,加之其商標為“真功夫”,很容易使一般社會公眾將其與李小龍本人的相貌特征聯(lián)系在一起時,存在被認定為侵犯肖像權的風險。同時,根據(jù)《民法典》第995條規(guī)定,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
此外,有觀點也認為,真功夫在追求“名人商標”上多少有“搭便車”的嫌疑,對此,律師岳雪飛表示,對于有遠見的企業(yè),不應該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對商標的追求應更具獨創(chuàng)性,符合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今年1月1日,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也發(fā)布了新的商標審查審理指南,其中就明確規(guī)定與公眾人物姓名、肖像相同或者相似的,容易導致公眾誤認的,又未經(jīng)本人許可的,明確不給注冊商標。這一指南的實行,或?qū)⒛鼙苊獠糠稚虡藱嗉m紛。
(看看新聞Knews編輯:彭曉燕 阮麗 陳昱卉)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