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首映的紅色經(jīng)典影片《51號兵站》,曾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并被改編成不同影視版本。9月2日至7日,方言話劇《51號兵站》將在上海宛平劇院首演。該劇改編自劉瓊導演的同名經(jīng)典電影,以1940年代發(fā)生在上海的真實事件為原型,講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上海,各方勢力盤踞,黨的地下工作者為支援蘇中根據(jù)地運輸軍需物資,與敵軍斗智斗勇的故事。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7周年,《51號兵站》將首演日選定在9月2日,以銘記歷史。1945年9月2日,日本簽訂無條件投降書。
今天(8月16日),電影《51號兵站》的主演、“小老大”扮演者、84歲高齡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梁波羅與方言話劇《51號兵站》的演員們進行了交流,他表示,“通過這個角色所展示的,不僅是黨的地下工作者機智與勇敢,更是那個特殊時代千千萬萬為中國解放事業(yè)奮不顧身的共產(chǎn)黨人縮影,這也是上海這座城市在抗戰(zhàn)時期一段特別的回憶。”
方言話劇《51號兵站》在原版基礎做了大量的延展,細節(jié)上做了更多擴充,拉近不同年齡觀眾與這段歷史的距離,講述了1943年,蘇中地區(qū)新四軍設在上海的51號兵站遭到破壞。新四軍青年干部梁洪偽裝成青幫老大范金生關門弟子“小老大”,與范金生大徒弟、吳淞巡防團長黃元龍結識。但日軍情報處長龜田對梁洪心存懷疑,命令情報科長馬浮根進行監(jiān)視,故事由此展開。
“梨園三兄弟”王汝剛、關棟天和孫徐春通過方言話劇《51號兵站》再聚一堂,攜手呈獻這部舞臺新作。三人通過三十多年前第一屆上海市優(yōu)秀青年演員講習班而結緣,友誼持續(xù)三十多年。《51號兵站》出品人孫徐春表示,為更真實、更貼切地再現(xiàn)這段上海往事,《51號兵站》大膽選擇話劇演員與滑稽戲演員的合作,采用話劇融合海派藝術的呈現(xiàn)方式,加入20%的方言特色,其中包括上海話、寧波話、四川話等不同地方語言碰撞。“這樣的結合與作品適配度極高。”孫徐春補充,“滑稽戲的表演恰如其分地點亮了喜劇元素,同時在緊張刺激的劇情中,話劇的表演方式保持了足夠的戲劇張力。兩種演繹方式在《51號兵站》融合,可以說是做了非常大的加法。”
該劇由上海錦輝藝術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區(qū)文化和旅游局、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聯(lián)合出品。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實習編輯:張徐?。?br/>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