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城從廈門來,他和另外兩個朋友在深圳坪山租了一套房子。至少賺上兩千萬,是他在踏進口罩行業(yè)時,立下的小目標;
王小帆在東莞的電商公司,去年賠了將近300萬,賣掉了一輛奔馳來緩解現(xiàn)金流。賺快錢的誘惑讓他毫不猶豫地踩進了賣口罩的大染缸;
黃小偉以前的生意是酒店用品,疫情讓整個酒店行業(yè)停滯,他不得不開始找新的出路,“日進斗金”、“三天回本”的口罩生意,無疑是現(xiàn)在最炙手可熱的買賣;
做進口生意的小孫和小李,接到了美國客戶兩千五百萬只KN95的訂單,如今進口轉出口,他們立刻從四川來到深圳,找口罩、找產能。
他們是中間人,是工廠,是外貿公司,也是外來者,互相交織成一張大網(wǎng)。全球疫情的蔓延,讓口罩戰(zhàn)役的下半場,圍繞著KN95的出口展開。
巨額利潤,千萬大單,一夜暴富,這些關鍵詞是最好的腎上腺素,撕扯著他們的神經。亢奮,暴利,人人都希望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在一周的時間內,看看新聞Knews記者輾轉了深圳、惠州、東莞、佛山、順德,試圖還原這場發(fā)生在珠三角的“黑金生意”,以及背后不同的個體。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