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中部巴真府府尹3月20日確認,搜索小組在巴真府一座冶煉廠探測到失蹤多天、含放射性物質銫137部件的下落,但這一圓柱形部件已在冶煉廠的熔爐中被熔煉。
這座冶煉廠距離丟失含銫137部件的火力發(fā)電廠大約10公里,泰國公共電視臺報道,這個含銫137的部件和其他金屬一同在1200攝氏度的高溫下熔煉,已經(jīng)變?yōu)椤凹t塵”。
目前這座冶煉廠已經(jīng)關閉,通往其所在區(qū)域的交通被切斷。冶煉廠至少70名員工和周邊居民目前正準備接受血液檢測。
泰國政府監(jiān)管放射性物質和核研究的機構“和平利用原子能辦公室”多名官員說,含銫137的“紅塵”被運往羅勇府一處工廠,這些“紅塵”有24噸。這些官員堅稱,含放射性物質的“紅塵”處于密閉空間,沒有擴散到環(huán)境中。
專家提醒:一旦這些“紅塵”暴露在環(huán)境中會對人體健康和周圍環(huán)境構成威脅
銫137無色無味,半衰期約30年,在自然界中100年也無法完全消失。一旦進入土壤、水或食物中,會對人類和動物造成傷害,甚至可能致癌。
圖文無關 圖源:視覺中國
巴真府警方目前仍在調查這個含銫137的部件緣何丟失。這一圓柱形部件長約30厘米、直徑約13厘米,據(jù)信于2月23日丟失,但直至本月10日火力發(fā)電廠工作人員開展例行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丟失一事。上周多家媒體報道此事后,泰國相關機構和警方擴大了搜索范圍。
無獨有偶,今年早些時候,澳大利亞政府沿公路搜尋將近一周找回一枚直徑和高度不足1厘米、含有銫137的微小“膠囊”。這枚放射性膠囊是澳大利亞礦業(yè)巨頭力拓集團所用儀器的組件之一,在運輸過程中因螺絲松動從卡車車廂縫隙掉落到路上。
據(jù)報道,這個小容器為圓柱形,直徑6毫米,高8毫米,比一枚10澳分硬幣更小,用于采礦作業(yè)儀表內,內含少量放射性物質銫-137。
(編輯:柏林)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