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元預訂的保時捷等了一年多還提不到車,消費者多次催促交付無果,事后還得知定金竟被汽車銷售私吞了,而這名銷售已離職失聯,汽車銷售公司又不愿退賠全部定金,消費者陷入困境。日前,閔行區(qū)人民法院就在閔行區(qū)消保委巡回審判點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
2022年10月,沈女士在小紅書上認識了某汽車銷售公司員工楊某,經過一個多月溝通,沈女士從楊某處預訂了一輛保時捷汽車,并通過微信向楊某轉賬2萬元定金。
沈女士告訴記者,當時楊某跟她說,她想要的保時捷黑紅色款macan已經快沒貨了,需要的話就趕緊付定金,于是沈女士就把兩萬元定金轉給了楊某個人?!爱敃r有提供了兩個收款二維碼,一個是楊某個人的,另一個是公司銷售點負責人的,兩個收款賬戶都是個人的,由于已經和楊某溝通了一個多月了,基于信任就直接把定金轉給了楊某”
交付定金后次日,楊某將合同和收據拍照發(fā)送給沈女士,約定將在2022年12月底前交付車輛。然而,約定交車日到后,車卻沒了音訊。之后的幾個月里,沈女士不斷催促交車,楊某以各種理由搪塞拖延。
沈女士說:“楊某先是說正好碰到疫情,這輛車是進口的,港口那邊可能有些延遲,要延遲兩三個月,等到兩三個月以后,楊某又說車子的bose音響要升級,又要三個月時間。”
后來,楊某直接玩起了失蹤。沈女士于是來到門店尋求解決方案,對方表示可以重新配置車輛,但新車價格有所上漲,需要沈女士補差價。新方案無法達成一致,兩萬元定金又打了水漂,沈女士于是到閔行區(qū)消保委投訴退款,案件在消保委的支持起訴下快速立案。
某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份合同他并沒有見過,也沒有在公司內部存檔,他覺得合同和收據是楊某偽造的,并且他們公司只收到了1萬元,另外1元定金被楊某個人私吞了。
法庭上,汽車銷售公司表示沒有收到全部定金,并對合同真實性表示質疑,而和沈女士對接的員工楊某已于去年6月離職,負責人還表示,楊某在職期間有多次私吞定金的行為,其行為可能是在詐騙。
閔行區(qū)人民法院李騰法官指出,當時沈女士到店里去催車的時候,在現場接觸了很多員工,而且這家公司銷售網點的規(guī)模也是比較大的,工作人員當場將合同補完交給沈女士,對于消費者來說,當時的場景不會讓她覺得可能遭到了詐騙。
最終,經過法院組織調解,汽車銷售公司同意返還全部定金,沈女士在當天收到了兩萬元退款。法官同時建議,若楊某存在職務侵占行為,汽車銷售公司可以向這名員工另行主張權利。
編輯: | 趙祎韞 |
責編: | 蘇義寶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