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西岸博覽會上周末落下帷幕,四天之內(nèi),博覽會接待了近5萬人次參觀者。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109家畫廊帶來800多位藝術家的3000多件藝術作品。與此同時,上海舉辦首個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兩場在上海同期舉行的藝術博覽會,百場藝術品交易和展覽展示活動在11月集中舉辦。以西岸為標志,聯(lián)動全城,展現(xiàn)出一幅精彩紛呈的藝術版圖。
交易月期間,我們在西岸走訪了藏家、畫廊、美術館、藝術經(jīng)紀人等藝術品產(chǎn)業(yè)鏈中的不同角色,探尋西岸博覽會緣何進入世界頂級藏家日程表,上海不斷發(fā)展的藝術品交易市場如何打造品牌,共建藝術品產(chǎn)業(yè)生態(tài)鏈。
開幕次日,紅磚美術館館長、頂級藏家閆士杰來到館內(nèi)參觀,幾乎在每個畫廊展位,都能遇見熟悉的朋友。每年11月在西岸博覽會見見老朋友,已經(jīng)是他的固定行程。西岸博覽會同樣吸引了眾多海外藏家,尤其是東南亞一帶的年輕藏家已經(jīng)把西岸博覽會作為重點考察對象。來自新加坡的藏家薩特施·庫馬是亞洲重要的藝術收藏家和博物館支持者,這已經(jīng)是他第四年來到西岸博覽會。
全球每年有兩三百個藝術博覽會,對于那些國際最大牌畫廊來說,只會挑選最有影響力的藝博會參加;而對于重要藏家而言,也只可能挑幾個品質最好的去看。而西岸博覽會已經(jīng)牢牢地嵌在了全球重要藝術博覽會日程表里。而對于熱愛藝術的普通公眾,藝術博覽會也成為近距離接觸當代藝術的最好機會。
公眾開放日里,大批觀眾來到現(xiàn)場觀展。國際藝術品收藏顧問及經(jīng)紀人權靜靜每天要帶將近十位客戶來逛展會。短短四天時間里,她從早到晚奔波于各個展館與畫廊,向藏家介紹作品。
畫廊的返場率能更直接地反映一個藝術博覽會的受追捧程度。今年,西岸博覽會的畫廊返場率為75%。對于畫廊來說,相對固定的展位就是自身形象和地位的象征。今年西岸博覽會開幕當日,已有不少畫廊跟主辦方定下明年的展位。事實上,整個西岸博覽會參展商與全球頂尖的瑞士巴塞爾藝博會的重合度達到了70%以上。
阿爾敏·萊希畫廊主理人,阿爾敏·萊希-畢加索今年第二次參加西岸博覽會。阿爾敏正是西方現(xiàn)代藝術創(chuàng)始人畢加索孫子伯納德·魯伊斯-畢加索的太太。今年7月,阿爾敏·萊希畫廊在上海開設了亞洲首個展示空間。兩場在上海同期舉行的藝術博覽會讓阿爾敏·萊希獲得了繼續(xù)深入接觸中國本土藏家的機會。
有著50年歷史的英國老牌畫廊里森占據(jù)了西岸藝博會最靠前的展位,這也是里森畫廊第三年參加西岸博覽會。倫敦里森畫廊上??偙O(jiān)董道茲表示,成交情況每年都會有增長。而今年除了大陸藏家,也能看到不少東南亞、韓國、日本甚至歐美藏家組團來上海,因此西岸博覽會是一個真正和國際市場接軌的藝博會。
虎丘路外灘美術館對面,由前中央銀行倉庫改建的琥珀大樓在今年入駐了三家世界頂級畫廊。貝浩登畫廊最先租下了大樓頂層。里森畫廊與阿爾敏·萊希畫廊也相繼落戶。藝術機構的集聚效應讓這里成為藏家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
在西岸博覽會舉行的同時,備受矚目的西岸美術館也正式對公眾開放。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藝術中心為期五年的展陳合作項目,是中法兩國間高級別的文化交流項目,也是中西方當代藝術的首次對話。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親自出席西岸美術館的開館儀式,將這次原本就備受矚目的合作,推向影響深遠的文化乃至國際外交的舞臺。
公眾對當代藝術的認知度和參與度,通過多個大型博物館、美術館的相繼建成,各類國際藝術大展的頻繁舉辦而迅速上升。藝術集聚與輻射效應讓美術館成為公眾藝術教育與培育的最佳平臺。西岸美術館的建成開放,也是"西岸文化走廊"里程碑式的文化項目。整個徐匯西岸,也邁向了一個世界級的公共濱水空間、文化新地標和藝術集聚區(qū)。
打造“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是上海建設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時代魅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必然要求。如何在有效時間段內(nèi),把全球最優(yōu)秀的藝術資源、藝術展覽、國際畫廊、藏家和買家集聚在上海,讓分散的資源聚焦在一個點上,正是打造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的初衷和目標。
在交易月期間,徐匯海關在西岸設立常駐辦公機構,為藝術家及藝術機構等提供一站式通關服務。蘇富比在西岸博覽會特別呈現(xiàn)的安迪·沃霍和尚·米榭·巴斯基亞的中國內(nèi)地首個雙人聯(lián)展,從九月份才開始籌劃,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nèi)順利舉辦,就是得益于上海在首屆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期間推出的綠色通道。
通過政策引領、品牌打造、交易中心和服務平臺建設,逐步推動全市形成產(chǎn)業(yè)鏈成熟的千億級規(guī)模的藝術品交易市場,將助力上海成為比肩紐約、倫敦的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琳琳 攝像:徐瑋 實習生:范寧靜 編輯:沈佩佩)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