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國家醫(yī)保藥品目錄昨天開始落地實施,目錄新增111個藥品,包括抗腫瘤、罕見病,以及新冠治療藥等領域藥品,談判和競價新準入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60.1%,在優(yōu)化日常用藥結構的同時,也進一步降低了患者負擔。
這次目錄新增藥品絕大多數(shù)是5年內上市的新藥,其中包括23個去年新上市的藥品。從治療領域看,7個罕見病用藥、22個兒童用藥、兩個新冠治療用藥等被納入目錄,精準提高重點領域保障能力。
調整后,新版目錄內藥品總數(shù)達2967種,其中西藥1586種,中成藥1381種;中藥飲片未作調整,仍為892種。
為進一步提升用藥質量,降低患者負擔,這次目錄調整,納入了56個新獲批的慢病用藥。比如,去年6月獲批的創(chuàng)新藥可申達。該藥用于治療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臟病,它在降低尿白蛋白的同時,可延緩腎病進展,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在新版目錄中,可申達的價格從原來的每盒440多元,下降到百元以內,幅降近80%。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腎內科主任醫(yī)師
陳楠稱:“該藥在早期應用,中期應用甚至比較晚的,如沒有透析的病人里應用的話,它也是有非常好的表現(xiàn),而且明顯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生存率。”
在腫瘤治療領域,新版目錄也有14款抗腫瘤藥物首次納入,包括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瘤等 治療用藥。
此外,這次調整對過去已納入目錄的藥品,進行了適應證擴容。例如,已納入的4種免疫療法藥物中,就有一種獲批胃癌一線適應證 報銷范圍,降價疊加 醫(yī)保報銷,能讓更多患者用上創(chuàng)新治療藥物。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消化腫瘤內科主任沈琳稱:“這一類的藥物,從當初一年要30萬,后來慢慢降到每年只需要3到6萬,進入醫(yī)保以后基本上80%可以報銷,患者一年的負擔只有1萬左右?!?/p>
同樣于昨天落地醫(yī)保目錄的,還有信迪利單抗注射藥物。原先一個療程要2160元,納入醫(yī)保后,患者自付比例在20%到30%左右。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腫瘤科主任李進稱:“這次信迪利單抗進入醫(yī)保主要是兩個適應癥,一個是胃癌一線治療適應癥,還有是食管癌適應癥 。這兩個腫瘤都是中國比較高發(f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腫瘤,這個藥物作為一線聯(lián)合化療治療來講,能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受益。
(實習編輯:邊張琰霆)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