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他們是響徹神州的“霓虹哨兵”;55年后,他們是換羽新生的“霹靂尖兵”。他們是主席口中的“一面旗幟”,他們更是上海人心目中永遠的“好兒子”。
誕生于戰(zhàn)火紛飛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9年進駐上海后,申城的霓虹燈下既多了一支保一方平安的子弟兵,也出現(xiàn)了一道為民服務的獨特風景。五十多年來,無論風霜雨雪,每月的10日和20日,戰(zhàn)士們都會堅持到南京路設攤,為老百姓義務補鞋、理發(fā)、量血壓、稱體重……繁華的商業(yè)街上,那個從未缺席的隊伍依舊排得很長。燈紅酒綠的背后 ,殊不知老百姓最期盼的,還是那些舊舊的木工箱、補鞋箱和理發(fā)箱所帶來的心安和延續(xù)至今的慰藉。
劉志根不僅是一名訓練有素的特種兵,也是部隊為民服務班的班長。在轉型為野戰(zhàn)部隊的歲月里,劉志根同戰(zhàn)友們一起正色厲顏,毫不懈怠地苦練基本功:電臺操作、地圖識別、包扎、射擊、野外生存項目等等,每天滾動練習。
而一到每月的為民服務時間,他又化身為親切溫和、心細如發(fā)的“好兒子”,理發(fā)、補鞋、家電修理無所不能。
服務群眾人人爭先,鍛造尖兵戰(zhàn)士們更是沖在第一線。戰(zhàn)士寧凱是部隊中出了名的帥小伙,但他卻主動報名參加特種兵集訓。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即使嚴重扭傷了腳,也要為團隊尊嚴而忍痛忍淚堅持的殘酷經歷,鍛造出的是鐵骨錚錚的男子氣。
從昔日的“霓虹哨兵”,到今天的“霹靂尖兵”。申城繁華富麗的底色,因為這一點樸素的點綴,更平添了幾分歷史的厚重和不可磨滅的精神印記。
關鍵幀:
身居鬧市一塵不染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霓虹哨兵永不褪色
霹靂尖兵舍我其誰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施軍 實習編輯:潘慧嫻)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