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報道,土耳其無人機制造商拜卡技術公司11月19日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其研制的TB-3無人機,首次在土耳其海軍的“阿納多盧”號兩棲攻擊艦上完成了起降測試。這也是該艦2023年4月服役以來,傳出的一個新消息。
這艘兩棲攻擊艦是基于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戰(zhàn)略投送艦為藍本設計的,由土耳其自己的船廠建造,原本是要搭載美制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zhàn)機,變成一種小號的類似美國海軍“閃電”航母功能的小航母,類似的方案也出現(xiàn)在日本的出云級和澳大利亞的兩棲攻擊艦上。
但土耳其采購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被美國踢出F-35項目之后,土耳其就得不到F-35B了,而且美國還禁止他獲得二手的“海鷂”垂直短距起降戰(zhàn)機,原本的預期就徹底落空了,土耳其無奈之下,就選擇將該艦變成無人機航母。那這次TB-3無人機的起降,也就表明走出了第一步。
按理說,兩棲攻擊艦本職是大甲板上起降直升機,和塢艙內搭載的氣墊船一起,將海軍陸戰(zhàn)隊投送登陸的一種軍艦,所謂立體登陸嘛。但土耳其更執(zhí)著的很明顯是其航空功能,沒有固定翼戰(zhàn)機,那就上固定翼無人機,反正就不提直升機,這也顯明土耳其并不是要兩棲攻擊艦,而是要航母,只不過真正的航母太難實現(xiàn)了,那先搞艘兩棲攻擊艦過個癮,現(xiàn)實中真正有高強度兩棲攻擊作戰(zhàn)需求的國家也真不多。
那首次起降這個TB-3無人機有怎樣的意義呢?一個就如同拜卡公司說的,這個固定翼小型無人機能執(zhí)行監(jiān)視、偵察任務,也能攜帶小型精確制導彈藥執(zhí)行察打一體的任務,而且拜卡公司還說,這將成為該艦航空聯(lián)隊的核心部分。
如果把TB-3做航空核心的話,只能說土耳其這艘艦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TB-3是TB-2無人機為上艦而改進的一個改型,TB-2在納卡沖突中是出了風頭,但在俄烏沖突中表現(xiàn)就很一般了,說明這種小型螺旋槳動力的無人機,在低烈度沖突環(huán)境還可以一用,到高烈度當中,生存能力就堪憂了,更別提偵察作戰(zhàn)等等了。
那上艦之后,要當艦載機用,憑借它1600公里的航程,24小時的續(xù)航時間,平時用作海域監(jiān)視偵察也還可以,但如果碰到有防空能力的對手,這種無人機作用就有限了,其掛載的彈藥的數(shù)量和威力也不足以應對海上作戰(zhàn)。
當然,土耳其也準備將噴氣式的無人機,同屬拜卡公司的紅蘋果和土耳其航空航天公司的安卡-3都部署到艦上,但很明顯難度要大得多。TB-3這種螺旋槳動力的低速無人機在艦上起降難度不大,而噴氣動力的無人機就很困難了,咱們看土耳其這艘艦并沒有阻攔索,那噴氣動力的無人機是沒法著艦的,而貴重得多的噴氣式無人機,土耳其也不可能一次性使用,所以土耳其能不能搞定阻攔著艦裝置,是下一步的關鍵。否則,單靠TB-3無人機,也就屬于聊勝于無了。
當然,類似TB-3的無人機乃至更大型的固定翼無人機,或者噴氣式隱身無人機上航母或者兩棲攻擊艦,這當然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首先,這將使艦隊的遠程長航時偵察監(jiān)視能力更上一層樓,以前都是靠艦載預警機,但有人機都是會疲勞,有限度的,而無人機會是一個有力的補充。其次,大型隱身艦載無人機,將是一種強有力的攻擊手段,以前有人艦載機擔負的反艦對陸攻擊任務就可以交給無人機執(zhí)行,特別是對敵方縱深的攻擊,避免了有人戰(zhàn)機被擊落擊傷,飛行員落入敵境內這樣的高度危險。所以,上艦的必須是這樣的高性能的無人機,未來的戰(zhàn)場能生存的也只能是高性能無人機。
編輯: | 李蘇寧 |
視頻編輯: | 畢俊杰 |
責編: | 李瑤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