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瓜果之鄉(xiāng)美譽的新疆吐魯番,是絲綢之路的重鎮(zhèn),也是中國、印度、希臘和伊斯蘭文化四大體系的交匯地。歷史上吐魯番曾是西域最大的國家之一高昌古國所在地,其東依大唐、篤信佛教,在火焰山山脈中修建了數十座石窟寺,統(tǒng)稱為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藝術的四支代表之一,也是石窟寺中國化的第一站。
吐峪溝石窟,古稱“丁谷寺“,曾是高昌王國時期最早、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群。2006年5月,吐峪溝石窟作為南北朝至唐時期的石窟,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0年,吐峪溝石窟入選了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
自2010年開始當地啟動考古及保護等方面的工作,至今已持續(xù)了十多年時間,特別是近兩年保護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但是要在這樣的懸崖陡坡及常年高溫酷曬的環(huán)境下從事修復和保護的工作,依舊有許多的困難亟待解決和克服。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冷煒 胡蘇青 馬越 實習編輯:高旖陽)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