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分享了今年6月的俄羅斯之行。此行,他參與了“未來2050國際論壇”和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成為俄羅斯與世界對話的重要窗口,也折射出全球格局的深層變動。
論壇期間,張維為接受塔斯社、《今日俄羅斯》等多家俄媒采訪,焦點集中在“中美關稅戰(zhàn)”“臺灣問題”及“以伊沖突”,其中對“中美關稅戰(zhàn)”的解析尤為深刻。他指出,這場博弈將延續(xù)“談談打打、打打談談”的節(jié)奏,根源有二:一是美國難以接受中國崛起,總想阻撓;二是美國缺乏自我反思,遇挫便 “甩鍋”他人。
但張維為強調,中國早在2018年就預判美國將輸掉對華關稅戰(zhàn)、貿易戰(zhàn)與科技戰(zhàn),美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遠超中國對美依賴,沒有中國產品,美國超市半數貨架將空置。
針對美國對中國新能源產品加征高額關稅,他直言: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與產能已領跑全球,從太陽能、風能到電動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皆然。美國拒絕中國產品與技術,本質是拒絕最先進的生產力,最終只會最大程度損害自身利益,甚至可能導致世界形成一個不包含美國的超大規(guī)模綠色經濟帶。
編輯: | 周雯飛 |
責編: | 張慶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