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擋不住樂迷對美妙音樂的渴求。7月16日上海大劇院,藝術總監(jiān)張藝執(zhí)棒,上海愛樂樂團以安東·布魯克納《C小調第八交響曲》為2022—2023音樂季奏響收官之音。在本樂季,樂團舉辦23場演出,其中包括17場主辦音樂會,4場室內樂音樂會、2場星期廣播音樂會。此外,樂團還帶來7場紅色作品音樂會,23場公益活動演出。
充滿挑戰(zhàn)與驚喜的一季,上海愛樂樂團以卓越實力展示新老作曲家薪火相傳,在紅色文化、傳統(tǒng)文化主題中的全新力作,中外藝術工作者以“對話”為線索,奉獻最悠揚的旋律。今年也是樂團藝術總監(jiān)張藝執(zhí)棒上海愛樂的第二個任期。自2018年上任樂團藝術總監(jiān)以來,張藝帶領樂團橫跨四個樂季完成《安東·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排練、演出與唱片錄制,作為其履職生涯和樂團成長最好的見證。16日閉幕音樂會上也將重演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閉幕音樂會開票后,樂迷們奔走相告,翹首以盼再次聆聽《第八交響曲》,全場演出票迅速售罄。
布魯克納交響曲征途歷時六年
以安東·布魯克納《C小調第八交響曲》為音樂季收官,對于上海愛樂樂團擁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在2022-2023音樂季開幕之際,收錄樂團多年全情演繹的《安東·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唱片》重磅發(fā)布,為樂團的布氏交響征程再掀高潮。
《C小調第八交響曲》是布魯克納最長的交響曲,也是他最后一部寫完了的交響樂,代表他晚期所有的復雜和矛盾。
《C小調第八交響曲》集中體現(xiàn)了布魯克納交響樂的宏偉風格。第四樂章的開頭,恢宏的音響如山崩地裂,鏗鏘有力的定音鼓和輝煌的銅管樂極富震撼力。與布魯克納同時代的奧地利作曲家雨果·沃爾夫評價:“這部交響曲是巨人的創(chuàng)造,它代表了光明力量徹底戰(zhàn)勝黑暗;當每一個獨立樂章結束時,聽眾立即報以極為猛烈的暴風雨般的熱情。”
上海愛樂樂團的布氏交響征程緣起于六年前。2017年10月,德國指揮大師彼得·弗洛帶領樂團奏響布魯克納《A大調第六交響曲》作為一切的起點,這是“布六”首次由中國樂團在上海音樂會舞臺奏響。此后一年多,上海愛樂樂團接連與指揮名家約格·伊維爾、呂嘉、彼得·弗洛攜手,呈現(xiàn)為作曲家贏得巨大聲譽的《E大調第七交響曲》、規(guī)模篇幅最龐大的《C小調第八交響曲》以及生前僅完成三樂章的“天鵝之歌”《D小調第九交響曲》。
領略布魯克納的創(chuàng)作巔峰之后,上海愛樂樂團回歸作曲家初出茅廬階段,藝術總監(jiān)張藝與副團長、常任指揮張亮帶領樂團在2019—2020音樂季完成《C小調第二交響曲》與《C小調第一交響曲》兩部早期作品演繹。
特殊的2020年,演出市場為疫情所擾停滯近半年。6—7月,樂團在張藝總監(jiān)執(zhí)棒下率先重返劇場,短短1個月,連續(xù)上演布魯克納《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降E大調第四交響曲》,傳遞對生命的歌頌與祝福。
2021年,上海愛樂樂團開啟布魯克納交響曲補完計劃,將兩部未編號的交響曲也納入演出安排。2月,著名指揮家呂嘉再執(zhí)棒樂團,少見地在同場音樂會中呈現(xiàn)《F小調交響曲》與《D小調第三交響曲》兩部布魯克納交響曲。僅剩的另一部未編號作品《第零號交響曲》則由張藝總監(jiān)攜樂團在樂季尾聲的7月完成收官演繹,強勢宣告樂團正式完成總計11部的全套布魯克納交響曲的完整演繹。又是一年7月,在2023年7月16日,《第八交響曲》為2022—2023音樂季完美收官,對樂團和樂迷而言,可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京滬雙城開幕,幾代作曲家薪火相傳音樂理想
雙城開幕與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都是2022-2023音樂季的亮點,2月26日、27日,上海愛樂樂團在張藝的執(zhí)棒下,全團揮師北京國家大劇院震撼奏響根據(jù)瓦格納同名歌劇改編的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早在去年9月,樂團以這部巨作開啟2022-2023音樂季的新篇。此次瓦格納的樂音響徹京城上空,集結120余位樂手同臺獻演,8個圓號、4個小號、4個長號、2架定音鼓、4臺豎琴、36把小提琴的超大編制,將瓦格納的震撼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給觀眾,圓滿完成樂團推遲半年之久的新樂季雙城開幕計劃,又一次寫下了屬于樂團的“雙城記”。
自藝術總監(jiān)張藝上任后的 2018-2019音樂季起,一場場兩地聯(lián)動上演的音樂演出成為上海愛樂樂團的品牌新名片,彰顯著樂團“走出去”的決心?!皟傻匾魳啡丝梢韵嗷W習,取長補短。我們的觀眾也可聽到不同樂團不同的風格。”樂團藝術總監(jiān)張藝說。
音樂交流不僅從上海、北京兩地延伸到全國、海外,樂團內部新老作曲家的交流也從未停止。近年來,上海愛樂樂團以創(chuàng)作為根本、以創(chuàng)新為出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牢牢遵循創(chuàng)作規(guī)律、深刻把握時代旋律,更加注重精品項目的打造和打磨,將藝術創(chuàng)作生產(chǎn)作為樂團改革發(fā)展的首要任務,闖出了一條自我革新的路徑。
為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上海愛樂樂團在2022-2023音樂季以飽滿熱情重啟“紅色情懷”系列。從92歲老團長呂其明經(jīng)典不朽的《紅旗頌》,到60后作曲家趙光兼容并蓄的《石庫門隨想曲》,再及90后駐團作曲龔天鵬十易其稿的《百年頌》,重新編排打磨后的“上海愛樂樂團紅色情懷系列音樂會”接連呈現(xiàn)三代作曲家的熾熱旋律。
呂其明的話擲地有聲,“我們應該去表達人民的思想和情感、去關心祖國的命運和未來,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接地氣、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
2022年最新推出的鋼琴與樂隊《紅旗頌》,在2019年定稿版基礎上,強化了鋼琴在樂隊中的作用,還加入了可供選擇的即興華彩樂段,進一步拓寬了這部經(jīng)典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
為更好地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上海愛樂樂團扎根傳統(tǒng)文化之沃土,開啟一輪“國風+交響”全新探索,以民族化的純器樂交響詮釋中華文明的意蘊之美。7月9日晚,駐團作曲龔天鵬2023作品音樂會中上演了“詩情畫意”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唐宋組曲》、鋼琴協(xié)奏曲《夜半鐘聲》以及《國畫交響曲》三部原創(chuàng)作品。龔天鵬說,“這些詩詞名畫不但具有強烈的音樂性、故事性和交響性,更包含了這些偉大作者的個人經(jīng)歷與內心世界,譜成國際互通的交響語言,既可以幫助聽眾更感性而立體地理解原作的思想意境,又可以借助古代文藝家的家國情懷與民族氣節(jié)來鼓舞今人?!?
中外藝術家以樂符交流,音樂會走出劇場
音樂是跨越地域、民族的語言,具有動人心魄的魅力。5月12日晚,荷蘭指揮大師、樂團老朋友休伯特·蘇丹特重返上海愛樂樂團音樂季,成為疫情后樂團首位外籍客席藝術家。蘇丹特攜手樂團與19歲青年大提琴家徐暄涵,呈現(xiàn)了海頓《D大調第一交響曲》《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xié)奏曲》和舒伯特《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三部作品。兩次與上海愛樂合作,令蘇丹特留下深刻印象,“上海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上海觀眾也很熱情。在我看來,上海和巴黎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兩座城市?!?/p>
中外交流在2022—2023音樂季以全新姿態(tài)體現(xiàn)?!督豁憳分械奈膶W故事》中,中外兩大文豪的代表作《紅樓夢》和《仲夏夜之夢》拉開一段奇妙的音樂與文學之旅?!吨蟹ㄒ魳穼υ挕分校▏魳芳見W利維爾·梅西安和旅法華人作曲家陳其鋼上演一脈相承的師生情緣。
張藝還兩次執(zhí)棒上海愛樂樂團,與鋼琴演奏家陳薩合作。一場是在去年11月,兩位藝術家與觀眾一同回歸繁榮發(fā)展的18—19世紀古典主義,領略樂壇巨擘莫扎特、貝多芬“常演常新,常聽常新”的光輝,另一場是在今年6月“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jié)”上,為5000位觀眾集中呈現(xiàn)拉赫瑪尼諾夫音樂作品。作為“樂迷型指揮”,張藝善于將作曲家們相對冷門卻格外出色的作品介紹給觀眾,“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jié)”中上演的樂隊版《音畫練習曲》正是他力薦的作品。
以音樂為橋梁,跨界無所不在。在2022-2023音樂季里除了傳統(tǒng)的古典音樂會之外,樂團還不斷嘗試不同類型的音樂活動。在“松·變奏曲”引領下,RE調香室與上海愛樂關于“聽香聞樂”通感體驗的探索開啟,四場以“季節(jié)”為主題的香氛音樂會,探索聽覺與嗅覺的更多可能。在璀璨浦江之上239米的高空,四場室內樂專場音樂會接連亮相位于“上海之巔”的朵云書院·旗艦店好望角南廳,“走近愛樂·看見云巔藝術季”打造樂音與書香相互浸潤的雅致體驗。美妙的音樂從音樂廳、劇場跳躍到市民日常生活,帶給更多人美的享受與熏陶,以文化促進城市高質量發(fā)展,持續(xù)增強城市魅力,為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貢獻力量。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