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至2019年,我國手足口病,報告發(fā)病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每年報告的病例數基本在200萬左右,但過去三年,年發(fā)病水平明顯降低。如今隨著新冠步入“乙類乙管”后,防控措施放開,再加上人群對手足口病,預存免疫力降低,有專家提示稱,要警惕今年手足口病,流行強度回歸到疫情前水平。即將到來的4月是手足口病春夏季流行高峰。
手足口病是兒童常見傳染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fā)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表現(xiàn)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分出現(xiàn)小皰疹或小潰瘍。手足口病主要發(fā)生在5歲以下兒童,占總病例數的90%以上。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fā)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fā)展快,導致死亡。
2008年以來持續(xù)流行,每年有兩個發(fā)病高峰,4月到7月為春季高峰,10月至11月為秋季高峰,春夏季高峰流行強度高于秋季高峰。三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減少了民眾感染新冠病毒,但同時也造成了群體缺乏對常見病毒和細菌的免疫力,即所謂的“免疫負債”。
專家表示,這三年來,在“免疫負債”下,整體人群對手足口病免疫處于較低水平,目前比較擔憂的是,今年一旦有傳染源引入的話,該疾病發(fā)病率可能會出現(xiàn)反彈。
據預判,今年手足口病流行強度將回歸到2020年之前。事實上,近期一些地方,如蘇州、洛陽、湖州等在提示手足口病進入高發(fā)期。那么如何提前干預呢?除了提高疫苗接種率外,專家認為,目前仍需要做好托幼機構、家庭等重點地區(qū)以及重點場所的癥狀監(jiān)測,做到早期識別,及時把疫情壓下來,同時做好病原監(jiān)測,掌握病原變化尤其是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變化,為疫情預警提供依據。
(編輯:老徐)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