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7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圍繞“開天辟地新中國”展開了主題演講。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新中國的兩個偉大的符號,國旗和國歌也誕生了。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來自上海,名叫曾聯(lián)松,他不是一個專業(yè)的設計師,而是一位才32歲的業(yè)余美術愛好者,更是一位飽經戰(zhàn)亂的熱血的愛國青年,當時上海解放不久,曾聯(lián)松對即將成立的新中國充滿了憧憬和期待。那年七月,他從報紙上看到了新政協(xié)籌備會刊登的征求國旗圖案的通知,他決定嘗試一下。然后就夜以繼日地構思設計,他的靈感來自于仰望星空時的“盼星星,盼月亮”這個聯(lián)想。
他決定以大五角星來象征中國共產黨,以幾顆小星環(huán)繞大型來象征廣大人民圍繞在黨的周圍,團結奮斗,從勝利走向勝利。但究竟應該有幾顆小星,這是他當時的一個糾結。后來他讀到了毛主席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講的人民所包含的四個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并決定畫四顆小星,分別代表四個階級,同時也可以從廣義層面指整個中國人民。接下來他又反復構思,如何在這畫面中在旗幟上放置這五顆星。
起初他是把大星小星都放在旗幟的中央,但給人感覺畫面比較呆板,比較局促,他又反復修改,最后把五星紅旗挪向旗幟的左上方,頓時給人一種視覺開闊,星光照耀大地,輝煌燦爛的感覺。他把這個設計圖案的定稿就寄給了新政協(xié)籌委會。毛主席看了非常喜歡。在政協(xié)討論國旗的時候說了這么一番話,他說這個圖案表現(xiàn)了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xiàn)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現(xiàn)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曾聯(lián)松本人也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給他的感謝信,上面寫著:曾聯(lián)松先生,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yè)已采用,茲贈送人民政協(xié)紀念刊一冊,人民幣五百萬元。但當時500萬元等于后來的500元,作為酬謝您對國家的貢獻……。作為一個普通的上海熱血青年的才華和奮斗,鑄就了一段流芳百世的輝煌。
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是著名教育家、新中國的第一任教育部長馬敘倫先生的提議。1934年,時任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領導人、劇作家田漢決定寫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那么當時由于時間倉促,他就把自己創(chuàng)作這個電影的主題歌的歌詞就寫在香煙盒的這個襯紙上。他剛剛完成電影的故事梗概和歌詞,他就被國民黨政府逮捕了。
聶耳看到這首主題歌,特別是“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他被這歌詞深深打動,當時聶耳才23歲,在上海聯(lián)華影片公司二廠擔任音樂部的主任,他是經田漢介紹加入了中共的,他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要求為這首歌作曲。
據(jù)他的友人回憶,在創(chuàng)作《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他住在離這里不遠的淮海中路的一所公寓里,“幾乎是廢寢忘食,夜以繼日,一會兒在桌子上打拍子,一會兒坐在鋼琴面前彈琴,一會兒在樓板上不停地走動,一會兒又高聲地唱起來?!睘榱顺饋砀鼮榱鲿?,據(jù)說聶耳對歌詞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比方說田漢的原文是“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大炮飛機前進”聶耳把它改成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在新政協(xié)討論國歌的時候,大家對這首曲子沒有爭議,但對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有一些議論,甚至田漢本人都建議可以修改一下,但梁思成、黃炎培這些人認為這個歌曲是歷史產物,曲和詞最好都不作修改,而且以法國的馬賽曲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也同意,認為新中國要“居安思?!?。周恩來當時還說:“用原來的歌詞才有那種感覺。修改以后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情感了?!?最終新政協(xié)一致通過《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隨后,毛主席、周總理和大家一起放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可惜今天找不到當時的影像資料,否則將會多么的感人。
(來源:《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組 編輯:靜靜)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