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的大國外交也邁上了新征程,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在黨的二十大結束之后就來華訪問,成為了二十大之后來華訪問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由此也讓大家對中越關系在新時代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更多的觀察。在12月19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復旦大學中國周邊研究中心主任、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趙衛(wèi)華共同就“中越關系新發(fā)展”展開演講與討論。
現(xiàn)場一位觀眾提到,“竹式外交”是阮富仲多次提到的一個外交風格,對內(nèi)強調(diào)一個“竹風格”和“竹法則”的理念,對外樹立“竹形象”,表明“竹姿態(tài)”。如何解讀越南“竹式外交”?它的效果又是如何的呢?
趙教授將“竹式外交”它稍微比較了一下。泰國一般我們說是“柳條外交”,泰國的政治文化它是隨風飄搖。竹子是很堅硬、很挺拔的,但是它在受到外部壓力的時候又可以彎曲。拿阮富仲的話來說就是,竹子即使是被彎折180度,當外部壓力消失的時候,它仍然會挺拔如初。阮富仲在第三十屆越南外交工作會議上有一次講話,他就強調(diào)了,他說竹子是我們民族的品格,當我們面臨外部強敵的時候,我們可以給敵人面子,我們可以給他們臺階下,我們可以不反對他們,甚至在特殊困難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屈從他們的要求。但是一旦我們恢復強大、一旦敵人衰落,我們?nèi)匀粫猿治覀兊哪繕?,就像竹子一樣?/p>
這就是說,越南這個民族它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目標。比如它處于弱勢的時候,它會做出一些承諾,但是它一旦恢復強大,那么這些承諾通通不會作數(shù)。比如1958年,范文同總理給周恩來總理發(fā)了外交公函,承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是屬于中國領土的,但是當時越南處于強勢地位、我們正處在最虛弱的時候,他們就占領了南沙群島,他們做出的承諾他也可以找到各種理由,然后把它否認。所以說越南的“竹式外交”,當它的對手強大的時候和衰弱的時候,越南的外交選擇是不一樣的。
(素材來源:《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組 編輯:劉清揚)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