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雖然目前歐洲的能源價格正在下降。但全球經濟界的擔憂卻無法消除。越來越多人認為,全球范圍內液化天然氣(LNG)短缺現象將持續(xù)到2030年前后,液化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的狀況將變得長期化。其原因在于投資不足,增產余地很小,不足以彌補歐洲的缺口,而且天然氣液化設備等新運輸網絡一般需要花費10年以上時間才能構建起來。
《日本經濟新聞》稱,正是由于天然氣短缺的長期化暗藏風險,歐洲等地的經濟減速可能持續(xù)更長時間。報道說,“我們可能會不斷喪失持久競爭力”。歐洲最大的化學企業(yè)德國巴斯夫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馬丁·布魯德穆勒10月下旬就表達了對能源價格長期居高不下的擔心。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小山堅指出:“歐洲明年以后的天然氣供需形勢更為嚴峻?!?/p>
明年冬季的庫存積累將不得不更多地依賴液化天然氣。在歐洲將液化天然氣轉換為氣體的接收站較少,因此無法迅速增加進口。由于目前正在加速增加接收站,預計液化天然氣接收量會逐漸增加,但要完善設施仍需要一定的時間。能否得到足夠的天然氣以填補通過輸氣管從俄羅斯進口的部分,這越來越讓人感到擔憂。
預計全世界都會出現液化天然氣短缺的情況。因為在2015至2016年期間資源價格長期處于低迷狀態(tài),全球對液化天然氣相關設備的投資水平原本就較低,再加上歐洲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增加,因此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的白川裕對此表示擔心說:“世界液化天然氣的短缺程度將進一步增大,短缺的時間也有可能從當初預測的2025年延長到2030年左右?!?/p>
另據法新社11月3日報道,“還沒有到苦難的盡頭”,國際能源署當日警告稱,“歐洲2023年至2024年的冬季仍將缺少天然氣”。該機構呼吁歐洲各國政府盡快采取行動,尤其是要減少天然氣需求。
國際能源署警告說:“目前的天然氣儲備水平、最近的天然氣價格下跌以及天氣異常暖和,不應讓人得出對未來過于樂觀的結論?!痹摍C構強調指出,2023年夏季獲得天然氣和補充天然氣庫存的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條件,可能會與2022年出現很大變化。
因此,目前歐洲的天然氣供求關系得到緩解很可能曇花一現。
(編輯:沈佩佩)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