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窄處僅20厘米的
網紅“紙片樓”
↓↓↓
寬146厘米
僅容兩人行走的龍泉園路
↓↓↓
魔都形形色色的“最窄”
讓小坊大開眼界
最近
小坊又發(fā)現(xiàn)了一處“最窄”
↓↓↓
最窄的人行道
窄到什么程度?
最窄處僅有10厘米左右
徐匯區(qū)黃石路附近的居民
向“新聞坊同心服務平臺”反映稱
在龍南五村北門處
黃石路上的人行道狹窄
行人無法通行
十分不安全
坊記來到現(xiàn)場
發(fā)現(xiàn)黃石路靠近龍南五村北門的一側
人行道的寬度確實十分狹窄
說是只有貓能走也不為過
路過的行人
只能被下到非機動車道上
由于附近還有上海市龍苑中學
在放學時段
家長會將車輛臨時停放在非機動車道
這就導致原本就不寬敞的道路
變得更加擁擠
行人更是被直接“擠”上了機動車道
附近居民們表示
他們每次經過這里都提心吊膽
特別是行動比較遲緩的老人年
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但非機動車道上
不僅車多、還速度快
特別容易發(fā)生危險
而且,據(jù)附近居民表示
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xù)很久了
市民:現(xiàn)在人行道是挺危險的,但我們要買菜肯定要經過的。
市民:走非機動車道很容易被車撞,因為外賣車速度比較快。走非機動車對老年人肯定很不方便,萬一有那種推輪椅,那肯定就沒辦法走。
市民:走路很不方便,要穿來穿去,一直是這樣的。
不過同樣的一條馬路
在小區(qū)對面一側的人行道
寬度卻很合理
大家都能安心行走
一路之隔的兩邊
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居民們希望相關部門
能夠盡快采取措施,拓寬人行道
給市民一個安全、舒適的通行空間
市民:最好把圍墻往里縮一點,留條路好讓人走。像老人走這邊太危險。
市民:小區(qū)里的樓和圍墻其實離得挺遠的,感覺圍墻還是能縮進去一點的,能跟馬路那邊差不多寬。而且正常情況下,人行道都會有盲道,但這里完全就是沒有,所以也不太好。
坊記聯(lián)系了屬地街道,相關工作人員對此表示,事實上,此處是小區(qū)和圍墻建設在先,并沒有超出小區(qū)自己的范圍,所以不存在侵占人行道的說法。
但對于人行道狹窄的問題
屬地街道表示
后續(xù)也會找相關部門去溝通
積極尋找解決辦法
龍華街道社區(qū)管理辦主任:
經過我們向周邊居民及相關單位了解,當年就是先造的龍南五村小區(qū)和圍墻,之后黃石路擴建,道路以及人行道才變成現(xiàn)在這個位置。
通過查看小區(qū)宗地圖的相關資料,我們初步判斷,小區(qū)北側圍墻應該是在紅線范圍內,所以也不存在侵占道路的這一個情況。
至于人行道比較窄的情況,后續(xù)我們也會積極向區(qū)里相關部門溝通、反映,盡量尋找一個比較妥當?shù)慕鉀Q辦法 。
人行道如此狹窄,肉眼可見
根本不需要專業(yè)測量
但即便如此
往來居民的通行不便
依然被熟視無睹了數(shù)年之久
這其中是不是有管理者想當然地
“反正馬路那一邊也能走”
的思想作祟,我們不得而知
希望如街道承諾的那樣
人行道能夠盡早還道于“人”
坊友們有沒有同樣的經歷?
評論區(qū)都來曬一曬
-END-
編輯: | 小門耳 |
視頻編輯: | 程穎 |
攝像: | 胡哲凌 |
責編: | 王郁岑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