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停運之后公交出租網約車大排長龍
“本次列車為最后一輛加開列車,請乘客們抓緊時間上車?!敝苋?3:30,隨著急促的關門提示音,列車車門關閉,上海虹橋火車站開往市區(qū)方向的最后一班地鐵2號線加班車駛離站臺。
同一時間,站臺上仍聚集著很多幾秒之差沒能上車的旅客;還有部分旅客拎著箱子狂奔下樓梯,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列車離開。
周一到周日,上海地鐵2號線在常規(guī)運營結束后,會開行兩列定點加班車,在23:04和23:30??亢鐦蚧疖囌?,將乘客接駁至中山公園、靜安寺、人民廣場等市中心商圈。在周五、周六,為應對周末的高客流量,上海地鐵10號線將虹橋火車站站前往市區(qū)方向列車的運營時間延至23:50。
記者調查的這個周日當天,當最后一列定點加班二號線列車始離站臺后,還有4班高鐵列車抵達虹橋火車站,有近50架次航班落地虹橋2號航站樓。
地鐵開行定點加班車、末班車延時運營的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紓解虹橋樞紐夜間的交通壓力,但由于地鐵線路在夜間有著大量的維保工作,還要保障第二天早高峰正常運營,無法覆蓋到虹橋樞紐的最后一班列車和最后一個航班。
地鐵運營結束后,想要前往市區(qū)的旅客們只能選擇乘坐地面交通,而夜宵公交線是深夜里唯一可選擇的公共交通方式。
23時47分,記者來到虹橋西交通中心時,夜宵線320路的站臺已經排起了長隊。原本計劃23點50分發(fā)車的320路夜宵線,因為不斷擁擠而上的乘客推遲了2分鐘才出發(fā),但站臺上仍滯留了很多沒能上車的人。要坐上下一班車,還需要再等50分鐘,不少乘客選擇放棄等待。
黑車“坐地起價”價格高出四五倍
記者打開手機預約了一輛網約車,從虹橋樞紐出發(fā),前往水城路地鐵站。在線等待十分鐘之后,平臺顯示記者還需要等待175位,而附近同一時刻在排隊等待用車的乘客已經超過了500人。
記者來到虹橋火車站出租車上客點時,這里也已排起了長隊。電子屏提示,四個上客點均需等候一小時以上。
在記者排隊等待網約車期間,P9、P10停車場滯留了大量和記者一樣排隊等車的旅客。這時,不少黑車司機開始趁機吆喝攬客。記者預約的行程僅12公里,正常打車費用約40元,竟有不少黑車司機開出200元的“天價”。
“我天天熬到這個點,我說實在的,也都是拿自己的青春去熬這個點,天天如此?!币娪浾哂憙r還價,有黑車司機竟然吐起了“苦水”。
記者了解到,這些黑車司機大多選擇在地鐵停運、打車大排長龍的期間,趁機“坐地起價”。其中,有私家車車主違規(guī)載客;也有不少自稱是開網約車、出租車的,為了賺取高價臨時變身“黑車”司機。
其中,一位自稱自己是開出租的“黑車”司機告訴記者,“只能一口價,打表不劃算”。當記者對價格提出質疑時,對方表示記者行程距離過短,沒有司機愿意打表接單。
司機任性挑單短途乘客打車難
就在線上打車大排長隊的時候,還有一些網約車司機停在路邊挑單。在虹橋火車站外,一位網約車司機向記者展示了他的接單平臺,后臺顯示有上百位乘客等待接單。這位網約車司機透露,只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訂單,他才會進指定的停車場接乘客。
事實上,在記者在線打車后,曾有司機接單,但很快后臺提醒“司機因故不能趕來,已重新叫車”。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也有不少乘客遇到類似的情況。
“剛才我打到個車,司機打電話過來問我一百元走不走,我說我不走,他就直接取消訂單走了?!泵髅魇蔷W約車,竟公然要求加價,被乘客拒絕后直接取消訂單。在被取消訂單后,有乘客繼續(xù)等待了近一個半小時也沒等到愿意接單的司機。
有網約車司機透露,司機們大多喜歡接二十公里以上的訂單。因此,他們會設置自己接單目的地的區(qū)域,并挑選價格合適的訂單。有司機直言,取消短途訂單對他們來說“違規(guī)成本很低”。多數平臺可以隨意取消訂單,部分要求嚴格的平臺會扣分以示懲戒。然而,許多司機不只在一個平臺接單,因此他們并不在意扣分造成的影響。這正是許多短途乘客打車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穿越車道站外打車 乘客依舊無法“說走就走”
夜宵線公交車發(fā)車間隔時間長,出租車、網約車排隊時間久,一些旅客選擇相信網絡上的一些所謂的打車攻略,徒步走出虹橋火車站,到站外碰碰運氣。
提著行李箱,旅客穿過行人禁止通行的車道走到站外。人車混行,現場混亂,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即便如此,冒著風險轉移到站外的旅客,也無法“說走就走”。
一位從河南來的旅客告訴記者,經常來上海出差的他,第一次這么晚抵達上海。他聽說在站外打車會容易些,所以他花十分鐘走到了這里。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他已在站外等了一個小時,一直加價也無人接單。
次日0點50分,在等待了近一個半小時后,記者也終于等到了接單的網約車司機。
在地鐵末班車停運后,在夜間旅客抵達的高峰時段,如果能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運力,同時對網約車和出租車進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和調度,虹橋樞紐的夜間之“困”,也許能有一個答案。
一座城市的綜合交通樞紐,是迎接八方來客的門面。虹橋樞紐于2010年投入使用,十余年的時間里,有關部門也一直在對這一區(qū)域內的交通配套進行優(yōu)化。但隨著虹橋地區(qū)能級的提升,相應的軟硬件也需要及時升級完善,跟上發(fā)展的需求。這樣才能讓每一位旅客在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感受到上海的效率與溫度。
(看看新聞Knews深度報道團隊 出品)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