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文物,都蘊藏著中華文明的基因密碼。歷經(jīng)近五千年,象牙權杖已經(jīng)脆弱而斑駁,而上面的每一根紋路,都仿佛穿越了浩瀚的時空,帶領我們感知先人們的精神世界。
這是一件長約97厘米,寬約9厘米,由整根象牙剖磨而成的器物,匠人在它的表面雕刻了細密繁復的紋飾,十分精美。它還有一個高9.8厘米的鐓部,也是用象牙的根部雕刻而成,權杖細部可以插入鐓中。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杰介紹說,這件形似彎刀的器物,實用功能有限,可能是某種祭祀用的禮器。良渚時期,部落的首領可能手持著這件器物,在某種儀式活動時做引領。
專家們發(fā)現(xiàn),象牙權杖的紋飾,以轉(zhuǎn)折處為中軸線,用淺浮雕的方式細致地表現(xiàn)出神像獸面紋的主題,共有十組。其中的神人頭戴寬大的羽冠,梯形臉、小眼睛;獸面紋為大眼睛、寬鼻翼、大嘴巴,口內(nèi)有獠牙;神人獸面紋兩側(cè)以鳥紋作為裝飾。陳杰介紹,神人獸面紋是良渚文化共同信仰的一個祖先神,除了在象牙權杖上呈現(xiàn),在玉器等稀有材質(zhì)制成的高等級物品上,也有類似的紋飾。能夠擁有和使用這種器物的人,被認為是當時的權貴階層。
有趣的是,不僅在福泉山的出土文物上有,浙江余杭反山遺址出土的玉琮、玉鉞杖上也有類似紋飾。而江蘇、安徽的各時期良渚遺址出土的器物上,同樣有神人獸面紋的出現(xiàn)。早期的神人獸面更加寫實、繁復,到了晚期則偏向簡化抽象,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反映了整個良渚社會在精神領域的高度認同和統(tǒng)一。一個文化符號,融匯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傳統(tǒng)中,遺址延續(xù)至今,共同鑄造了如今我們熟知的當代江南。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李書馨 倪璇 編輯:陶亦益)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