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松郡九峰”的最高峰——天馬山,綠樹掩映之中,佇立著一座古塔——護珠塔。它建于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是一座七層八角形磚木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寶塔,每層有腰檐、平座、欄桿。相傳塔里藏有舍利珠,夜間閃耀光芒,因此也被稱為寶光塔。據(jù)《干山志》卷十記載:“寶光塔在干山之半,高七級,登覽者極江海之觀?!?
繞塔一周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護珠塔并非筆直聳立,而是向東傾斜。勘測數(shù)據(jù)顯示,寶塔已向東偏離2.28米,傾斜度6°51′52″,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斜塔。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在糾偏修復以后,傾斜度不到4°,也就是說,無論是歷史年代還是傾斜度,護珠塔都超越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堪稱世界第一斜塔。
關于護珠塔傾斜的原因,眾說紛紜。一是說乾隆五十三年,塔附近的圓智教寺舉辦廟會時燃放煙花爆竹,火星竄至塔內(nèi)引發(fā)大火,塔心木及扶梯、樓板等全部焚毀,破壞了寶塔的結(jié)構(gòu);二是相傳有人在塔的磚縫中發(fā)現(xiàn)宋代元豐錢幣,遂拆磚覓寶,使底層西北角磚石漸被拆毀,形成一個約2米直徑的大窟窿,塔身重心偏離,才向東傾斜。而經(jīng)過勘測,寶塔西北地基較為緊實,東南方向的沉降更為嚴重,或許也是古塔傾斜的原因之一。
千年古塔, 在200多年間,既遭大火焚燒,塔基又被破壞,卻始終斜而不倒,屹立于天馬山巔。這既是奇觀,也成了一道難解之謎。
專家分析,江浙一帶多東南風,護珠塔建在天馬山頂,四周空曠,所受東南風力更強。因此,塔的傾斜力與風力相平衡,風力起到支撐作用,使護珠塔斜而不倒。另外,中國古代用糯米飯拌以桐油石灰來粘合磚塊,這種粘合劑的強度不亞于現(xiàn)代的混凝土。有了這種優(yōu)良的粘合劑,加上古代砌磚的精湛,使護珠塔能在千年的風雨滄桑中幸存下來。
除了建筑材料,護珠塔的建筑結(jié)構(gòu)也很特殊,塔身是八角形結(jié)構(gòu),塔門的設計是每隔一個面開一個門。而且每層的門不開在同一個方向的墻面上,這樣就使每個沒開門的墻面像四條腿一樣支撐著每一層塔身。每層墻面之間既相連又不承受一層的壓力,使塔身受力十分均勻。
松江斜塔迎風屹立,斜而不倒,不僅是松江古城的一道風景,也是人類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
【攝界|關鍵幀】
天馬聳脊,
極江海之觀。
千年古塔,
傾斜而不倒。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成奕霖 編輯:周杰)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