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孩子們成群結(jié)隊地在弄堂里拉兔子燈,鋼絲彎出的兔子架、紙屑貼出的兔子毛、木輪滾出的兔子腳。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這記憶中兔子燈的由來……
兔子燈的起源
兔子燈據(jù)說起源于南北朝時期大布村。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的晚上,是大布村人“過燈”的日子。首先,在鑼鼓嗩吶聲中,每家派一個人擎著兔子燈加入近千人組成的游燈隊伍,走街串巷的巡游后聚集在祠堂。
之后,再一起去事先商議好的年前有喜事的人家里慶賀,而主人家則要備好茶點酒席來迎接招待這些賀喜的鄉(xiāng)親,因為,“兔子燈”隊伍的到來,象征著鄉(xiāng)親們給家里送來了吉祥如意的好運氣。
因兔子燈的制作更簡單,村里人家家戶戶都會扎,故得以廣泛流行。人們把兔子視為吉祥之物,兔子燈所到之處就意味著把吉祥和好運送到了那兒。
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拉兔子燈
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漢明帝永平年間,因明帝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此后,元宵放燈的習(xí)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xiāng)通宵燈火輝煌。
而元宵節(jié)拉兔子燈,則是因為兔子燈里的兔子,代表著月亮里的玉兔,正月十五既是佳節(jié)又是月圓之時,兔子燈表達了人們對于團圓的美好期盼。
老上海的元宵節(jié)——弄堂兔子燈
拉兔子燈也是許多上海人兒時最有味道的元宵記憶。夜晚,孩子們成群結(jié)隊的在弄堂、小區(qū)里拉兔子燈,鋼絲彎出的兔子架、紙屑貼出的兔子毛、木輪滾出的兔子腳。
由于純手工制作,每只兔子燈色彩各異,“長相”也有微妙的不同,小朋友小心翼翼的拉著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拉風(fēng)。
明天就是元宵節(jié)了,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妨嘗試下親手做一個兔子燈,在元宵夜里,點亮它也點亮心中美好的愿望,回憶下童年這充滿樂趣的傳統(tǒng)習(xí)俗。
(來源:媒資網(wǎng)、上海發(fā)布)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