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恐龍標本遇上電音、當13歲折紙發(fā)燒友來當小老師,在國際博物館日當晚,一場名為“當好奇心遇到標本”在自然博物館里拉開序幕,在這個自博館奇妙夜里,公益共創(chuàng)伙伴帶著節(jié)目而來,一場科普盛宴正在上演。
在"生命長河"展區(qū),電子音樂融合著自博館里恐龍、藍鯨等動物的聲音,美輪美奐的燈光配上逼真的動物標本仿佛置身于一場盛大的森林宴會中。
在這個自博館奇妙夜里,不僅可以漫步在標本展區(qū),不僅有多媒體秀輪番上演,更重要的是在某個轉(zhuǎn)角就會遇到一些平常在自博館看不到的驚喜。
這些基于場館展品創(chuàng)作了的鸚鵡螺、鳥類等圖案的藏書票由8位特殊的青少年完成這個晚上由他們幫助觀眾共同完成藏書票的印制,以他們特別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自博館標本的理解。
來做自然科普的不僅有公益機構(gòu),還有個人。比如這個年僅13歲的折紙發(fā)燒友鄭智仁,就在自然博物館里開起了恐龍折紙大課堂。
自2017年起,上海自然博物館已連續(xù)4年在國際博物館日舉辦博物館之夜活動。與往年不同,今年館方首次通過公開招募公益共創(chuàng)伙伴,共同為觀眾打造一場場優(yōu)質(zhì)的科普嘉年華,形成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館方與社會合作的博物館之夜運營模式。
在未來6-8月里,館方還將舉辦3場公益博物館奇妙夜活動,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了解自然與科技,提升科學文化素養(yǎng)。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怡 實習編輯:陶亦益)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