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園成功引種七種苦苣苔科植物,現(xiàn)正處于花期。據介紹,上海植物園具有悠久的苦苣苔科植物搜集與展示的歷史,早在上海植物園的前身“龍華苗圃”(1954-1973年)就已開始培育和生產國外的苦苣苔科植物——大巖桐,近年來,上海植物園加大了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力度,至今,苦苣苔科植物已經收集了200多個原生種,600多個園藝品種。
在苦苣苔科保育溫室內,有些原生種經過園藝師們的精心養(yǎng)護已經能夠順利開花結實,而有些由于對生境要求較高,栽培和繁殖困難,因而數(shù)量不多,他們暫時還沒有機會和游客們見面,現(xiàn)如今正好有七種苦苣苔科原生植物正值花期。它們分別是:黃花牛耳朵Primulina lutea、斑葉漢克苣苔Henckelia pumila、短序報春苣苔Primulina depressa、多痕奇柱苣苔Deinostigma cicatricose、銹色蛛毛苣苔Paraboea rufescens、翅柄報春苣苔Primulina pteropoda、盾葉苣苔me tapetrocosmea
peltata。
黃花牛耳朵Primulina lutea,為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花冠黃色,且苞片碩大形似牛的耳朵,故名黃花牛耳朵。原產廣西的石灰?guī)r石山陡崖上,花期主要集中于6-7月,因為本種花大色艷,常遭到路人的采挖,導致瀕危。
斑葉漢克苣苔Henckelia pumila,為苦苣苔科漢克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廣西、云南、貴州等地。葉面上清晰的紫點斑塊是該種顯著的特征之一。本種主要生長于山地林中、溪邊、陡崖等地,海拔從800-2380米均有分布。
短序報春苣苔Primulina depressa,為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廣東省。生于林下,海拔300米。因為花色艷麗且植株矮小,極易受到人為干擾,處于極度瀕危狀態(tài)。
多痕奇柱苣苔Deinostigma cicatricose,為苦苣苔科奇柱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本種分布于我國廣西省,越南也有分布。生于山地疏林、巖石壁縫間。
銹色蛛毛苣苔Paraboea rufescens,為苦苣苔科蛛毛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本種分布于我國廣東、廣西、貴州等地,生于石灰?guī)r石山上。在自然分布區(qū)域內,本種長勢都較為良好,據資料記載曾經較多的園藝學家和愛好者都曾在人工栽培環(huán)境下栽培過,卻表現(xiàn)的十分不適應,引種較為困難,上海植物園剛開始引種也遇到此問題,但經過3年時間的馴化,現(xiàn)已長勢較好并且能正常開花。
翅柄報春苣苔Primulina pteropoda,屬于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我國海南省。喜光照,耐干旱,但特別忌悶熱以及土壤積水。本種花冠裂片邊緣具齒,是育成康乃馨齒瓣型園藝品種的重要育種親本??梢酝ㄟ^葉插或種子繁殖。
盾葉苣苔me tapetrocosmea peltata,屬于苦苣苔科盾葉苣苔屬單屬種,本屬僅此一種,且僅分布于我國海南省,本屬植物近緣于石蝴蝶屬Petrocosmea,但具明顯根狀莖,肉質,和石蝴蝶不同。本種植株較小,花色潔白,花量大,觀賞價值極高。因為植株體型較小,葉片較為脆弱,引種途中很容易葉片全部斷裂或者腐爛死亡。
近期有報道稱,分布于我國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種數(shù)量現(xiàn)已知的有719種(統(tǒng)計至2019年1月),其中有很多種類花量大花期長,且花色艷麗,有著較高的觀賞價值,但是這類植物大多基本都沒有被開發(fā)利用,甚至很多還沒有被發(fā)表,就遭到環(huán)境破壞而滅亡,甚是可惜。上海植物園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在保護好這些嬌弱的花卉的同時,盡力去進行擴繁和育種篩選工作,利用好我國在苦苣苔科植物資源方面的優(yōu)勢。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湯銘 通訊員:秦佳奇 編輯:沈佩佩)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