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十四年,特殊的母女情
周麗娟不是夏月蓮老人的女兒,甚至跟她沒有任何親屬關系,但是老人吃的、穿的、看病,都是周麗娟在張羅。家里的洗衣機和老人用的電話,也是周麗娟買的。在奉賢的錢橋社區(qū),這對沒有血緣的母女,很多人都知道。
又是一個周末,早上十點,周麗娟已經開始在廚房忙碌起來。紅燒魚頭,山藥肉片炒木耳,所有的食材都精心挑選,烹煮的方式都要注意便于消化。等到一切準備妥當,她走進屋里,叫兒子一起“去鄉(xiāng)下外婆家”。
鄉(xiāng)下外婆,71歲的夏月蓮,就住在奉賢錢橋的老舊平房里。夏老人腿腳不方便,視力和聽力都不好,身體也比較弱,常年要吃藥。
夏老人的醫(yī)??ǎ茺惥暌恢睅г谏磉?,方便給老人配藥??樟说乃幒兴擦糁?,這樣配藥的時候不會搞錯。
前陣子的寒潮里,夏老人家里的水管爆裂了,當?shù)胤抗芩S修工外出搶修,聯(lián)系不上,老太太急得眼淚都出來了。正在上班的周麗娟接到老太太電話,趕緊給自己爸爸打電話“保修”。周爸爸趕到老人家,幫著舀水,清理房間,用最快速度修好了水管。
“一個人苦惱,還好有妹妹一家門救了我,小人大人,爸爸媽媽一家門對我好。所以現(xiàn)在還活著,多活交關,一個人苦悶吧,阿妹來我心情好多了,現(xiàn)在活著虧得阿妹一家門,實事求是”,夏老人說得很真誠。
周麗娟一開始是拒絕我們拍攝的,她一直說自己的舉動并沒有什么出奇之處,這件好事做得“順其自然”。
周麗娟念高一的時候,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務認識了夏老人和她丈夫。老倆口住不慣養(yǎng)老院,很快又搬回了自家的平房,但是老先生有小兒麻痹,老太太身體弱,自己生活有困難。從那時起,周麗娟就經常去老人家,照顧他們生活,高中三年,一直這樣。
一個做好事的高中生,一對需要照顧的老夫妻,這是故事的開頭。
難得的是,這個做好事的高中生堅持了14年。畢業(yè),當兵,工作,結婚,生子,周麗娟度過了人生中一個個重要的階段,照料老人這件事,卻從來沒有中斷過。
“習慣了”,是周麗娟最常對記者說的話,這句話解釋了她十四年的堅持。每個星期老人總會盼望著周麗娟的到來,周麗娟也總把老人掛在心頭,無法前去也會打個電話過去問問情況。周麗娟知道老人對她的依賴,而在她心里,也始終牽掛著這位沒有血緣關系的媽媽。
周麗娟現(xiàn)在已經不僅僅照顧夏老人,由她發(fā)起的“同心夢”志愿服務社已經有七八十名志愿者,定期到養(yǎng)老院和陽光之家活動。周麗娟說,這樣的志愿工作很微不足道,但每當看到老人臉上的笑容,他們就會感到滿足,他們會一直做下去。
(視頻來自《1/7》欄目)
(編輯:陳佳雯)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